西方经济学中的再革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以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各种经济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为主线,以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其主要内容,较全面而系统地介评了西方经济学的变化发展的轨迹与内涵。书中花了较大篇幅来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并加以自己的评论。如:作者全面地介绍了供给学派对供给因素的分析;供给学派关于税率大小及其对人的积极性的刺激;供给学派的国家干预理论等等。作者还评介了理性预期学派的AS—AD模型;理性预期学派的相对价格和浮动价格理论;卢卡斯产出模型即卢卡斯供给曲线和巴罗产出模型;理性预期学派有关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的讨论等等。这些都是目前西方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尤其是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的前沿课题。
  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介绍西方经济学自七十年代以来的最新进展上,而是通过对各种流派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比如,作者全面分析了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将各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同凯恩斯主义在分析方法、理论基础、内容、政策主张等各方面进行详尽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及其缺陷。并且强调指出,虽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失去了主流派经济学的地位,虽然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以反凯恩斯主义的面目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革了凯恩斯主义或“凯恩斯革命”的命,但无论是供给学派还是理性预期学派,还都不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反,无论是在分析方法还是在政策主张方面,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一些东西。因此,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对“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是一种“扬弃”,“它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次大的修正和发展”。
  全书花了较大的篇幅,重点深入地分析了供给学派的学说、主张及其国家干预理论,并且明确指出,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说是一种长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中国应在理论上实行重大突破和理论创新,建立中国自己的供给学派;并借鉴东西方经验,探讨了中国的问题。作者指出,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坚持“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微、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同时也要改善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节,调整国家干预的内容、方面和手段。作者还充满信心地认为: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而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创造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成功模式,为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应当说明的一点是,在“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中,有功者当首推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首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正是他们,掀起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影响深远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大革命,并从中分离出现今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界的理性预期学派。但本书只简略地将货币主义一笔带过,将重点放在对供给学派等的分析上,这是很嫌不够的。除此以外,作者对理性预期学派在近两年的最新进展方面,如对“非均衡模型”和“均衡周期理论”的介绍较少,期望作者今后能有所补充。然瑕不掩瑜,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结构、文字特色上看,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佳作。
  
  (《凯恩斯革命的再革命》,薛进军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第二辑,一九八九年三月第一版,5.55元)
其他文献
有一句话,就是亚历山大·蒲柏诗行的前一半,“toerrishuman”,我们恐怕一直误解了。翻译时,我们很容易方便地套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中国老话。这句老话里含有把常人跟圣贤分开,并且显然有对常人的不屑之意。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不谈。我们且说,其中包含的对常人的原谅之意,却正是蒲柏诗行所排斥的,因为他说,“topardonisGod”,就是说,上帝才有资格宽恕。  我不信任何上帝,但我同
[摘 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许多新的内容,将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引入中学化学基础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石墨烯的发展与应用为例,将其设计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相关章节之中,以此加深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实现化学学科前沿知识与中学化学基础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学科前
上将是怎样诞生的  2014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随着戚建国、王教成、褚益民、魏亮四人晋升上将,以及兰州军区原政委李长才上将退出现役,我国现役上将达到34名。其中,“40后” 8人,“50后” 26人,此次晋升的均为“50后”。这意味着“50后”将成为新时期掌舵中国军队的主力军。  问:“50后”上将为什么受关注?  答:在政界,“50后”省部级官员已经陆续到了
乌鲁木齐的初春之夜还是冷得凛冽,3月时节,又飘起了雪花。在红山体育馆里,却是热气沸腾,“总决赛,我们又回来了!”  3比0横扫东莞新世纪,天山飞虎时隔两年后,再度杀入CBA总决赛。新疆队董事长郭舰笑得合不拢嘴,手里的电话铃音响个不停。他忙碌地接着电话,笑逐颜开。进更衣室之前,有一名队员从他身边经过,打趣说:“郭总,这次我们该有专机坐了吧?”郭舰笑眯眯地说:“争取吧,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安排过来啊。”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言,用在刘晓庆身上同样合适。从1975年至今,刘晓庆在影坛活跃了37年。如果每10年算一个年代,她跨越了4个年代。在4个年代的观众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刘晓庆。  “50后”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刘晓庆恰逢一个特殊的时代。1979年,中国电影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摒弃了过去样板戏的模式,开始追求真实,还原生活。这一时期的电影
近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多地PM2.5(可入肺颗粒物)监测值濒临“爆表”。北京的PM2.5值一度逼近1000,是国务院2012年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平均浓度的30倍,民众不得不戴上口罩,网友调侃为:自强不“吸”。1月13日,北京发布当地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但对更多城市的民众而言,当地的PM2.5值是多少,他们无从知晓。因为没有人去检测,更无从
插在书架上的《读书》杂志,其中有一本书脊装得稍偏,偶一望去,便成《卖书》。用这种眼光来看《读书》,似乎也颇得其道。《读书》是一本介绍书给人读的杂志,这就难免有推销之意,至少可以助卖。尤其它所载的文字,多富有情味与理趣,一如好的广告,不免夸张了产品,虽然编辑宗旨,原是与此相去甚远的。  只是这“读”字,一种最高雅的活动,何以字义中偏夹进“卖”的意思?仔细一想,又不禁为之叹服。至少此字面世之际,读书是
在二十世纪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中,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因善于维护与宏扬传统而著称的一位。一九五二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奥斯特林在“授奖辞”中特意强调:“若要理解莫里亚克,人们必须记住这一事实:他不属于离经叛教的作家群,否则,对他的理解就不可能完全。”并且赞扬莫里亚克在其“现实主义的小说中继承了诸如帕斯卡尔……等伟大法国道德家的传统”。(引自漓江出版社:《爱的荒漠》)弗·莫里亚克的
“混乱,但首尾贯通”,这是麦耶尔在《瓦格纳》一书里对这位音乐剧大师在一八四九年革命期间的思想、讲话和文章特征的总结。瓦格纳自私自利,骄纵跋扈,还是个不可救药的种族优越论者。这样一个人竭力想独霸歌剧舞台,或至少,用他自己的话,“同时占有文学和音乐”,倒也没什么特别。但人们的确难以设想,这位拜罗依特的半神,被勋伯格称作“人性中一切令人不快的成份的代表”的家伙,竟也在德累斯顿起义中四处分发革命宣言,乃至
《词林新话》,的确当得一个“新”字。作者不随人观场,评说前人作品,每每自出机抒,笔锋凌厉,真有横扫千军之势。又痛诋常州派词论,几不留余地。我虽不免为前贤抱屈,但对作者的论词主张,仍是十分赞同。如谓“填词之道,不必千言万语,只二句足以尽之。曰:说真话,说得明白自然,诚恳切实。前者指内容,后者指表现;前者指质地,后者指技巧”;“凡是真话,深固可贵,浅亦可喜。凡游词遁词,皆是假话,浅既可鄙,深亦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