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粒是细胞活化或凋亡时释放的磷脂囊泡,直径大小为100-1000 nm,并且带有亲缘性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记。外周血中的细胞微粒主要来源于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内皮细胞。由于细胞活化和凋亡机制不同,所以从不同细胞上脱落的微粒大小、磷脂和原始细胞细胞质的含量也不同。微粒有潜在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对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的作用和对内皮细胞的促进生长的作用。除此之外,微粒能通过携带部分自身成份转移到靶细胞来介导细胞的活化、细胞表型的改变和细胞功能的重组。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外周血中微粒的数量显著增加,这提示微粒可能参与了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微粒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微粒的形成原因、微粒成分,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微粒作为内皮细胞相关疾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阐明其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内皮细胞病变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建筑事业的逐渐壮大使我们越来越注重安全,我们需停下前进的步伐是我们的安全事业能发展的和我们的建筑事业一样快,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为了能够成功的实现均和发展,需要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血钙和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1例。两组在
<正>1作用地塞米松又名氟美松、氟甲强地松龙、德沙美松,是肾上腺糖皮质类激素,其衍生物有氢化可地松、泼尼松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临床使用较广
<正>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国际统计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中国统计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统计科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接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统计论坛暨第五届统计科学前
思想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眼界。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消费者;在中国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中国消费者;要研究中国消费者,首先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首先要研究中
<正>社会究竟是如何变迁的?变迁的动力又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922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推出了《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
目的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调脂保肝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生药6.0、3.0、1.5 g/
<正> 2013年12月6日,由我校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的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正式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批复准予设立。这是我校继2012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