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日前决定为“神风敢死队”申遗,打出口号“向世人传递战争惨烈程度,避免类似悲剧发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神风敢死队是军国主义践踏生命的暴虐产物,日本这么做,根本是在美化侵略战争,为法西斯招魂。
毫无意义的送死
所谓“神风敢死队”,又叫“神风特攻队”,通常指二战后期的日本空军自杀攻击部队。这些队员多数是青少年,驾驶满载炸药的飞机,直接撞击美军战舰,以求“以一机换一舰”的结果扭转战局。
在战场危急关头,士兵向敌人发起“同归于尽”的攻击,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并不罕见。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战机撞击美国军舰就有先例,但真正第一次由预先制定的“神风”攻击,是在1944年年末的莱特湾海战。
面对美国“下饺子”般的舰艇和麻雀般众多的飞机,日军陷入绝境。莱特湾之战前期,日军损失了600架战机,空中力量几乎丧失殆尽,而且大多数飞行员都是新手。日本第一航空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提出了一个疯狂的主意:让驾驶员直接开着飞机撞美舰!
莱特湾海战中,神风敢死队丝毫未能扭转战局。但是,在美国损失的3艘航母中有2艘是被神风敢死队击沉的,这个战绩又让日本军国主义者欣喜若狂。他们决定大规模使用神风敢死队,让青年们去进行毫无意义的送死。专门的樱花攻击机(携带大量炸药的滑翔机,其实就是一枚有人驾驶的巨型炸弹),以及自杀潜艇也被生产出来。一共有5000多名日本飞行员死于神风特攻。
8次出击8次“逃逸”
大批日本青年迫于压力不得不上阵,那些被战争欲念冲昏了头脑的军官,有的下令自杀飞机只许携带单程油料,有的不给自杀飞机配置降落伞包,有的则锁死舱门。有资料显示,日军竟然专门制造掺有毒品的“特攻酒”、“特攻药丸”,让这些最小年龄仅16岁的特攻队员吞服后“从容”走向死亡。
然而也有一些人用各种方法进行反抗。比如日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他在硫磺岛之战时也被要求参加自杀性攻击。坂井三郎出发后,半途即遭遇美军飞机拦截。坂井见势不妙,当即带着自己的小队趁夜色溜走。而本次出发的其他战机几乎全部被美机击落。
最聪明的一位叫做佐佐木友次,他一生参加了8次神风特攻。每次征召神风队员,他都踊跃报名。可是每次出发后,他就仗着自己的技术好,找机会溜走。等队友全部送死后,再回到基地。这么一来二去,佐佐木友次8次出击,8次安然返回。而且因为报名踊跃,他甚至得到了几次晋升。
每次都光说不练,这让佐佐木友次的上司决定下次出击时直接密令护航战机把他击落。幸运的是,还没等第9次出击,日本就投降了。于是佐佐木友次大难不死,安度晚年。
只有5%神风战机
能够撞上敌舰
相对于普通的战机轰炸和鱼雷攻击,神风战术确实容易对美国海军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压迫感。然而,一旦美军熟悉了这种战术,有意识加强舰艇防空火力,扩大战斗机护航范围,神风战术也就遭到了遏制。
参加神风攻击的多数是经验不足的新手,即使想和敌人同归于尽,也未必能实现。据评估,只有5%的神风战机能够成功撞上敌舰,其他的不是根本找不到目标,就是被美军的护航战机和舰炮击落了。对于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而言,即使被日军自杀性攻击造成了一些伤亡,也不会改变整体战局。
日本投降后,原本大力鼓吹的日本政府,立刻翻脸认为神风敢死队是日本的耻辱。很多幸存的神风队员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一生被毁。
很多指挥官把年轻人派出去送死,自己却食言苟且偷生。譬如,神风特攻指挥官菅原道大为特攻队送行时说自己稍后就来,最后却是养鸡过完一生;人体炸弹“樱花”的发起者太田正一向上级说“自己也会驾驶,所以请让我开发吧”,完成后却说“自己没有驾驶资质”拒绝出击,战后改名更姓,自然死亡。
战后,随着右翼势力的抬头,开始用另一种形式美化神风敢死队,辩称神风敢死队“是防御性战术”。绕了一大圈,还是在给军国主义涂脂抹粉。
日本著名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任编剧,2007年上映的《吾为君亡》,就是为神风敢死队招魂的影片。石原慎太郎在历史和细节之间铺陈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可爱的青年人,为了守护自己所爱的人慷慨赴死。不管这部影片在细节上做得多么用心,但他刻意回避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回避了许多青年人是被迫送死的真相。
(摘自《北京晚报》)
毫无意义的送死
所谓“神风敢死队”,又叫“神风特攻队”,通常指二战后期的日本空军自杀攻击部队。这些队员多数是青少年,驾驶满载炸药的飞机,直接撞击美军战舰,以求“以一机换一舰”的结果扭转战局。
在战场危急关头,士兵向敌人发起“同归于尽”的攻击,这在世界战争史上并不罕见。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战机撞击美国军舰就有先例,但真正第一次由预先制定的“神风”攻击,是在1944年年末的莱特湾海战。
面对美国“下饺子”般的舰艇和麻雀般众多的飞机,日军陷入绝境。莱特湾之战前期,日军损失了600架战机,空中力量几乎丧失殆尽,而且大多数飞行员都是新手。日本第一航空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提出了一个疯狂的主意:让驾驶员直接开着飞机撞美舰!
莱特湾海战中,神风敢死队丝毫未能扭转战局。但是,在美国损失的3艘航母中有2艘是被神风敢死队击沉的,这个战绩又让日本军国主义者欣喜若狂。他们决定大规模使用神风敢死队,让青年们去进行毫无意义的送死。专门的樱花攻击机(携带大量炸药的滑翔机,其实就是一枚有人驾驶的巨型炸弹),以及自杀潜艇也被生产出来。一共有5000多名日本飞行员死于神风特攻。
8次出击8次“逃逸”
大批日本青年迫于压力不得不上阵,那些被战争欲念冲昏了头脑的军官,有的下令自杀飞机只许携带单程油料,有的不给自杀飞机配置降落伞包,有的则锁死舱门。有资料显示,日军竟然专门制造掺有毒品的“特攻酒”、“特攻药丸”,让这些最小年龄仅16岁的特攻队员吞服后“从容”走向死亡。
然而也有一些人用各种方法进行反抗。比如日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他在硫磺岛之战时也被要求参加自杀性攻击。坂井三郎出发后,半途即遭遇美军飞机拦截。坂井见势不妙,当即带着自己的小队趁夜色溜走。而本次出发的其他战机几乎全部被美机击落。
最聪明的一位叫做佐佐木友次,他一生参加了8次神风特攻。每次征召神风队员,他都踊跃报名。可是每次出发后,他就仗着自己的技术好,找机会溜走。等队友全部送死后,再回到基地。这么一来二去,佐佐木友次8次出击,8次安然返回。而且因为报名踊跃,他甚至得到了几次晋升。
每次都光说不练,这让佐佐木友次的上司决定下次出击时直接密令护航战机把他击落。幸运的是,还没等第9次出击,日本就投降了。于是佐佐木友次大难不死,安度晚年。
只有5%神风战机
能够撞上敌舰
相对于普通的战机轰炸和鱼雷攻击,神风战术确实容易对美国海军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压迫感。然而,一旦美军熟悉了这种战术,有意识加强舰艇防空火力,扩大战斗机护航范围,神风战术也就遭到了遏制。
参加神风攻击的多数是经验不足的新手,即使想和敌人同归于尽,也未必能实现。据评估,只有5%的神风战机能够成功撞上敌舰,其他的不是根本找不到目标,就是被美军的护航战机和舰炮击落了。对于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而言,即使被日军自杀性攻击造成了一些伤亡,也不会改变整体战局。
日本投降后,原本大力鼓吹的日本政府,立刻翻脸认为神风敢死队是日本的耻辱。很多幸存的神风队员失去了工作的机会,一生被毁。
很多指挥官把年轻人派出去送死,自己却食言苟且偷生。譬如,神风特攻指挥官菅原道大为特攻队送行时说自己稍后就来,最后却是养鸡过完一生;人体炸弹“樱花”的发起者太田正一向上级说“自己也会驾驶,所以请让我开发吧”,完成后却说“自己没有驾驶资质”拒绝出击,战后改名更姓,自然死亡。
战后,随着右翼势力的抬头,开始用另一种形式美化神风敢死队,辩称神风敢死队“是防御性战术”。绕了一大圈,还是在给军国主义涂脂抹粉。
日本著名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任编剧,2007年上映的《吾为君亡》,就是为神风敢死队招魂的影片。石原慎太郎在历史和细节之间铺陈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可爱的青年人,为了守护自己所爱的人慷慨赴死。不管这部影片在细节上做得多么用心,但他刻意回避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回避了许多青年人是被迫送死的真相。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