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搞了十多年,在很大范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纵观全局,在许多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在教育教学这块芳草地,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或者称之为认识上的不到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说没有将用雨点的特殊权利用好,没有将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化好。我们也曾经积极响应教育先行者的号召,学习和执行他们的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也曾经生搬硬套地执行,也曾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最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败下阵来,从而一部分教师出现了对素质教育的怀疑和失望的认识,甚至认为讲“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一对死敌,有我没他,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谁不想拿着一个好的良方以致药到病除,但我们往往忘记“百年树人”的名言。教育一旦和急功近利联姻,危险就已经在我们教师的身心里潜伏,说小了算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不利,说大了去就是对不起我们的下一代,即误人子弟!笔者在此斗胆,也许说得有些过火了些,但倘若大家都顾及彼此的面子,谁也不想揭这个伤疤,那这个伤疤会成为我们致命的毒瘤。因此,本着摆明了说言者无罪的认为,现将笔者近年来的学习和思考拿出来和同一战线的同仁们讨论。
一、在智慧的指引下思考现实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害怕一句话,那就是:你不要吹了,你上节课给我们看看。现在我终于逃出了这个心结的捆绑,只要有站在讲台上的机会,我就矢志不渝地遵循着搭台给我可爱的学生们,那个舞台主演真正是他们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可能有同仁们会问,像这样我们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当学生不按我们的设计去做该如何处理,那么教师的知识功底又如何体现?但我们静下心来一想,你研究过我们的学生了吗?我们老师抱怨我们的教学资源这样不足那样不足,可你将眼光投向我们的学生了吗?他们才是活生生最好的素材。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委屈,是啊,我们认真写教案,认真弄懂可能出现多问题,可在具体的实施时却发现难以按自己的步调实施下去,于是我们慌乱,我们将火气发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认为他们笨,连老师这样准备的知识都听不懂,简直就是孺子不可教!殊不知,出现这些情况只说明我们长期以来只备我们自己,按自己的好恶来备课,感兴趣的大讲特讲,延伸得丰富多彩,不感兴趣的一闪而过。仔细一算的确是我们的悲哀。其实再一想,我们也是学生过来的,自己喜欢的科目要老师那样出力吗,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就算老师将心掏出放在你面前你会感动吗?所以,我们教师的角色是该变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变通,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而不是表演,而是真正将我们的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用我们善于评价的语言,用我们含笑鼓励的目光,用我们源于心灵聆听的耳朵,及时知道我们的弟子们的各种情况,让他们在青春澎湃的年代将年轻化为可以使用一生的智能。我们坚信,我们绝不会喜欢那些动不动揪着我们耳朵教训的老师,相反我们会长久地记起那些将爱春风化雨的智者,虽然天各一方,但那份智者的言行总是我们战胜困难前进明灯。
二、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途径
听了很多类型的课,在教师展现自我才华的同时又兼顾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确实很少。这就是教师以我为主的观念一时半刻还改不过来,存不存在不想改的情况,其实也不乏其人,在这儿只是但愿这样的状况早日减少直至消失。就笔者认为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最快捷的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了,一个懂得评价善于评价的老师,绝对是一位出成就最快的老师。而要做好评价,必须要有超人的教育机智,能够临場应变,找到适合那位学生发展的鼓励性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还要有海纳百川之心,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关于优质课的故事。一位市级优秀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语文优质课,她语言优美,表情生动,一堂精彩的课正在进行着,因为她从听课的领导脸上读出了自己的成功。这时她讲了一句这样的话“凡是与树有关的字都有木字旁”她为自己的总结而骄傲,突然一个声音撕破同学们佩服的表情。“老师,叶子的叶字就没有木字旁!”出乎所有在座师生的意料,更出乎这位优秀老师的意料。这原本是一个求之不来的创新,但对于这位女教师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她惊呆了,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优质课完蛋了,肯定评不上了,愤怒的她气急败坏地甩下一句:你捣什么乱?我被你害惨了!哭着冲出来教室,优质课半途而废。平心而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学生,你是怎样想,但笔者认为,他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学生!你想,在短短的几秒内,他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带木字旁的字搜索了一遍,并且找出了老师那句话中的漏洞,能说他不聪明吗?但老师草率地评价是“你捣什么乱?我被你害惨了!”我不敢设想这个聪明的小男孩今后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多嘴”而自责?进而自闭,完全有可能发生啊!其实这件事如果老师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这个问题恰好可以成为她优质课的亮点。其一,可以表扬小男孩的聪明,思维如此敏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二,可以告诉全班同学,“叶”字的繁体字是有木字底的。其三,如果真的想不到这一点也可以坦白自己的话的确有欠严密,就更要提醒我们的学生说话办事要有周密的思考,巧妙地融人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岂不两全其美吗?可惜呀,就因为老师的唯我独尊扼杀了一个闪光点。所以,评价比滔滔不绝的讲演更需要智慧,因为他就潜伏在学生聪明的头脑中,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闪光,而抓住那一刹那的光亮,不仅仅靠我们的眼睛就够了,他要我们以知识做材料的心灵来捕捉,来发掘,来让他闪现珍珠般的光芒!甚至当我们的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何不将评价的大权放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彼此之间多了一种真诚的沟通,我认为,没有争论的学术观点生命力是很脆弱的,行之不远,要记牢的知识点何不尝试让学生来争论,总比死记硬背要强得多。所以善于使用评价机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高手,也是完成教师角色转变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教育与捷径,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绝对是一条捷径。
一、在智慧的指引下思考现实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害怕一句话,那就是:你不要吹了,你上节课给我们看看。现在我终于逃出了这个心结的捆绑,只要有站在讲台上的机会,我就矢志不渝地遵循着搭台给我可爱的学生们,那个舞台主演真正是他们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精心设计。可能有同仁们会问,像这样我们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当学生不按我们的设计去做该如何处理,那么教师的知识功底又如何体现?但我们静下心来一想,你研究过我们的学生了吗?我们老师抱怨我们的教学资源这样不足那样不足,可你将眼光投向我们的学生了吗?他们才是活生生最好的素材。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委屈,是啊,我们认真写教案,认真弄懂可能出现多问题,可在具体的实施时却发现难以按自己的步调实施下去,于是我们慌乱,我们将火气发在我们的学生身上,认为他们笨,连老师这样准备的知识都听不懂,简直就是孺子不可教!殊不知,出现这些情况只说明我们长期以来只备我们自己,按自己的好恶来备课,感兴趣的大讲特讲,延伸得丰富多彩,不感兴趣的一闪而过。仔细一算的确是我们的悲哀。其实再一想,我们也是学生过来的,自己喜欢的科目要老师那样出力吗,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就算老师将心掏出放在你面前你会感动吗?所以,我们教师的角色是该变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变通,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而不是表演,而是真正将我们的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用我们善于评价的语言,用我们含笑鼓励的目光,用我们源于心灵聆听的耳朵,及时知道我们的弟子们的各种情况,让他们在青春澎湃的年代将年轻化为可以使用一生的智能。我们坚信,我们绝不会喜欢那些动不动揪着我们耳朵教训的老师,相反我们会长久地记起那些将爱春风化雨的智者,虽然天各一方,但那份智者的言行总是我们战胜困难前进明灯。
二、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途径
听了很多类型的课,在教师展现自我才华的同时又兼顾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确实很少。这就是教师以我为主的观念一时半刻还改不过来,存不存在不想改的情况,其实也不乏其人,在这儿只是但愿这样的状况早日减少直至消失。就笔者认为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最快捷的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了,一个懂得评价善于评价的老师,绝对是一位出成就最快的老师。而要做好评价,必须要有超人的教育机智,能够临場应变,找到适合那位学生发展的鼓励性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还要有海纳百川之心,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个关于优质课的故事。一位市级优秀教师在给小学生上语文优质课,她语言优美,表情生动,一堂精彩的课正在进行着,因为她从听课的领导脸上读出了自己的成功。这时她讲了一句这样的话“凡是与树有关的字都有木字旁”她为自己的总结而骄傲,突然一个声音撕破同学们佩服的表情。“老师,叶子的叶字就没有木字旁!”出乎所有在座师生的意料,更出乎这位优秀老师的意料。这原本是一个求之不来的创新,但对于这位女教师而言不啻于晴天霹雳,她惊呆了,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优质课完蛋了,肯定评不上了,愤怒的她气急败坏地甩下一句:你捣什么乱?我被你害惨了!哭着冲出来教室,优质课半途而废。平心而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学生,你是怎样想,但笔者认为,他是千里挑一的聪明学生!你想,在短短的几秒内,他已经在自己的脑海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带木字旁的字搜索了一遍,并且找出了老师那句话中的漏洞,能说他不聪明吗?但老师草率地评价是“你捣什么乱?我被你害惨了!”我不敢设想这个聪明的小男孩今后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多嘴”而自责?进而自闭,完全有可能发生啊!其实这件事如果老师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这个问题恰好可以成为她优质课的亮点。其一,可以表扬小男孩的聪明,思维如此敏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二,可以告诉全班同学,“叶”字的繁体字是有木字底的。其三,如果真的想不到这一点也可以坦白自己的话的确有欠严密,就更要提醒我们的学生说话办事要有周密的思考,巧妙地融人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岂不两全其美吗?可惜呀,就因为老师的唯我独尊扼杀了一个闪光点。所以,评价比滔滔不绝的讲演更需要智慧,因为他就潜伏在学生聪明的头脑中,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闪光,而抓住那一刹那的光亮,不仅仅靠我们的眼睛就够了,他要我们以知识做材料的心灵来捕捉,来发掘,来让他闪现珍珠般的光芒!甚至当我们的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何不将评价的大权放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彼此之间多了一种真诚的沟通,我认为,没有争论的学术观点生命力是很脆弱的,行之不远,要记牢的知识点何不尝试让学生来争论,总比死记硬背要强得多。所以善于使用评价机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高手,也是完成教师角色转变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教育与捷径,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绝对是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