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游离和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中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NSCLC中的诊断效能,
【机 构】
:
榆林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719000,榆林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719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游离和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中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NSCLC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相关性。
结果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含量丰富、形态完整、大小不等,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粒径,最大峰值为(167.6±10.3) nm,大多数颗粒的直径小于200 nm。观察组患者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5.68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预测早期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83.6%(P<0.05),显著高于癌胚抗原(50.1%)、鳞细胞癌抗原(62.1%)、细胞角蛋白19片段(60.0%)以及三项联合(71.5%)。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t=3.126,P<0.05)。
结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以作为临床检测早期NSCLC中的潜在标志物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建立我国健康人群IOS正常值范围。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关键词组合全面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万方、CNKI及PubMed数据库)自199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以来所有相关期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质量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成人(18~82岁,4 507例)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边气道阻力、弹性阻力以及响应频率分别为(0.380±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反向剪切、由下游剪接供体与上游剪接受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共价闭合环路结构的非编码RNA。它既没有5′-7甲基鸟嘌呤的帽结构,也没有3′-腺苷酸尾结构,不被核酸外切酶水解,在细胞、组织、唾液及外泌体中稳定存在。circRNA可以通过"海绵"miRNA直接参与基因转录、转录后及剪接过程,可作为模板直接翻译成多肽或蛋白质等发挥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非小细
miR-142-3p是一种长约19~24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小RNA,通过转录后调控的方式广泛参与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参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免疫细胞功能,与炎症性疾病如骨关节炎、脓毒症及免疫相关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并可以通过外泌体运输至靶组织,miR-142-3p有望成为免疫炎症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桥粒是一种牢固的细胞间连接,通过中间丝锚定于相邻的细胞膜,对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桥粒功能异常与肺癌、肺纤维化、硅沉着病以及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上述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桥粒在肺部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相关肺部疾病的机制,并为其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以肺小动脉异常收缩以及病理重构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情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PH主要病理特征是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肺血管重构甚至形成丛状病变。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第二丰富的细胞群,不仅参与止血过程,在内皮细胞修复、促进细胞生长和炎症反应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血小板如何通过血栓形成、促血管收缩、促肺动脉平滑肌增殖、分泌炎症因子等机制参与PH的发生
microRNA是一类具有非编码功能的RNA,在植物、病毒以及人类中广泛存在,其参与人体多个生理过程,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microRNA能够与mRNA结合从而使mRNA酶降解,即可阻断相应蛋白的编码,对其生物学功能造成改变和影响。最近几年的发现表明,microRNA与众多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等密切相关。肺癌是具有高发病率、低治疗率、高致死率的一种肺癌,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目的系统评价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VBN)联合气管内超声(EBUS)能否提高周围型肺病变的诊断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收集VBN联合EBUS诊断周围型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D-二聚体(D-dimer)、心脏肌钙蛋白I(cTnI)和降钙素原(PCT)联合对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80例为研究组及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酶联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中IGF-1、D-dimer、cTnI和PCT的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GF-1、D-d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肺癌诊断及淋巴结转移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及江西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共79例作为肺癌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共4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9例肺癌患者和42例健康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以及促甲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原发灶治疗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实验组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原发灶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2、3年总体生存期(OS)分别为55.6%,20%和13.3%。不加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