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生活情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我们只有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并创造出数学,使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数学,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数学教学
  1. 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先出示平时见到的红领巾、扇子、扣子、七巧板、书本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面,抽去实物,留下角、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相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回答:12原7越5(只)。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并且非要这样叙述不可:12表示12只白兔,7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最初的理解是:“白兔多一些,黑兔少一些,从12只里去掉7只,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5只。”这样表述顺应小学生思路,适合小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很容易接纳,并且觉得学得轻松。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源于生活,而又要服务于生活,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完成以下的作业:你自己住的小房间一定很漂亮吧,老师请你测量一下它的长、宽和高,然后和爸爸、妈妈到建材市场挑一种你喜欢的地砖,也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再计算一下,如果用这种地砖来为你的房间铺地,需要多少块?一共需花多少元?为了你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并了解一下每平方米的用料量,计算一下,扣除门窗的面积,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这个问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对于自己的房间,本来或许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现在呢,必须充当主人身份,自己设计、自己测量,自己买材料,自己用曾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出它的经费,一方面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了社会,另一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总之,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切实把握好生活化的度,凸现出数学化,让数学课富有实效、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郦湘秋;;浅谈数学教学中“生活化”与“数学味”的结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08期
  [2]欧阳效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2期
  [3]吴井芳;;再议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由《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教学所想到的[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7期
  [4]王春香;;论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甘肃教育;2006年13期
  [5]田玉梅;;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5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十二小学 334000)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不可心焦,切忌图快求全。毕竟,对于思维能力、辨识能力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假以时日,并分阶段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才有可能把学生引入思考、写作的佳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高中語文议论文写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也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议论
这,是一方沃土,播洒着希望的种子,无数幼苗,茁壮成长;这,是一汪海洋,承载着热切的渴望,莘莘学子,扬帆起航;这,是一片蓝天,洒满了热情的阳光,雏鹰翱翔,放飞梦想。这里,就是鹤岗市蔬园乡中心小学。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2002年由十一所村小合并而成的寄宿、走读双轨制管理的以“绿色教育”为特色的省级规范化学校。虽然学校门口是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坑洼不平的乡村路,但一踏进校园,就是另一番生机勃勃
摘要:高考是在学生的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目前的高考形式来说,我国的高考题型是有一定的具体范围以及规律的,数学更是如此,是将每一个小的知识点和模块性的学习,最终组合在一起综合考察学生的科目,因此,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在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导学问题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三理科;数学;高考题;教学策略  一、对高三数学进行教学的策略  1
摘 要:求职面试教学,是中职德育课的重要一环,是中职德育课的实操课程,是帮助学生从学校人变成职业人的关键性一跃。活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完成实操,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用活动教学的方法,进行求职面试教学,将取得非常好的实效。本文以衢州中专技能节“中专职场秀”活动为例,从现状分析、教学探索、实操训练、回归课堂四个方面对我们的探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求职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  关键词:小学高阶段;语文;写作教学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作文是学生文字处理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学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越来越重视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学习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不例外。高效课堂是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讨论其应对策略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教学效率新课标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能力培的养一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呼声愈加高涨,从现实的每一堂课出发如何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了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联系理论指导和实际教学对这个问题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学生的核心素养 ; 课堂教学 ; 教学实例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经历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2012年全新修订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以及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
摘要:古诗文中的明月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现象,浸透着人的情感,反映着人的精神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特定内涵。  关键词:意象;明月;精神家园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道:“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火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看得出,余光中、郭沫若和中国历史上
摘要:针对初中生思维活跃但领悟能力不高的特点,愉快教学法能够营造快乐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分析愉快教学法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嫁接点”,详细阐述了运用愉快教学法“活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愉快教学法;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14  目前,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出现了课堂
摘要:目前福建省已经在历史(文科综合)高考中开始使用全国卷,在历史科目的试题中,选择题的学科特点明显。从2016年开始使用以来,明显发现试题难度有所上升,因此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应试能力,将自身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到考试试题中。本文通过以部分试题为例,研究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全国卷;高中历史;试题解法  引言:高考试题是出题者对高中历史内容的高度总结,不仅是知识点的浓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