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迎来了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以人的知识为主的经济。经济发展决定着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与水平。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又给会计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会计目标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企业成为主导产业,决定知识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知识资本。这种主导因素的改变,必然导致以前有形资产所有者和知识资产所有者在知识性企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知识资产所有者必然会慢慢取代有形资产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单纯地以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货币状况的会计信息当然不能满足知识资产所有者的需求,知识资产所有者在关心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状况的前提下,更会重点关心知识资产的变动情况。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目标的构建,必须是以满足知识资产所有者需求为目的,全面反映知识企业资产、权益的变动、形成、控制状况的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只有这样的会计目标模式才能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
会计计量在任何时候都是会计的核心,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可验证性等优势,其在会计计量模式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即便是在以知识资产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仍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知识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的报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与企业实际市场价值差额相当巨大。例如,拥有著名商标“苹果”品牌的苹果公司,“苹果”商标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大,但是苹果公司并没有将这一部分知识资产反映到报表上。所以,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大量存在的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必须通过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反映到资产报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完全资产。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有机结合对知识企业进行会计计量,才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个企业的投入与产出。
三、会计确认基础的创新
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产生是以目前现有的会计期间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知识型企业无法满足这种会计期间及持续经营的假设,企业如果继续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准确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会计确认基础——现金流量制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现金流量制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且以期末净资产现金流量与期初净资产现金流量的差额,即以当期净资产现金流入或者流出量来反映企业的效益。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历史现金流量信息,也可以提供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更加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会计记账方法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同樣会计行业也必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核算工作过程中。目前我们会计记账方法主要实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即在日常核算过程中,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就要按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进行记账,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费,而且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复式记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型会计的发展需要,必然会引入新颖的,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记账方法——I/O 会计记账方法。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确认基础已经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现金流量制,即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初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会计记账方法也要根据会计确认基础进行设计,在造成净资产现金流入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入(IN)记账,在造成净资产现金留出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出(OUT)记账,通过IN和OUT记账的加减确认净现金流量,也就是I/O 会计记账方法。
I/O会计记账方法仅仅通过对于净资产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进行记账,不再考虑借贷恒等式,这样便于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信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记账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会计记账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了的全球社会”。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运用全新思维创造出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概念。
一、会计目标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企业成为主导产业,决定知识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知识资本。这种主导因素的改变,必然导致以前有形资产所有者和知识资产所有者在知识性企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知识资产所有者必然会慢慢取代有形资产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单纯地以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货币状况的会计信息当然不能满足知识资产所有者的需求,知识资产所有者在关心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状况的前提下,更会重点关心知识资产的变动情况。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目标的构建,必须是以满足知识资产所有者需求为目的,全面反映知识企业资产、权益的变动、形成、控制状况的货币信息和非货币信息。只有这样的会计目标模式才能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创新
会计计量在任何时候都是会计的核心,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可验证性等优势,其在会计计量模式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即便是在以知识资产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模式仍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由于知识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企业的报表反映的资产总额与企业实际市场价值差额相当巨大。例如,拥有著名商标“苹果”品牌的苹果公司,“苹果”商标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大,但是苹果公司并没有将这一部分知识资产反映到报表上。所以,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大量存在的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必须通过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且反映到资产报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完全资产。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有机结合对知识企业进行会计计量,才能够准确的反映一个企业的投入与产出。
三、会计确认基础的创新
传统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权责发生制的产生是以目前现有的会计期间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知识型企业无法满足这种会计期间及持续经营的假设,企业如果继续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必然会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准确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型的会计确认基础——现金流量制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
现金流量制是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且以期末净资产现金流量与期初净资产现金流量的差额,即以当期净资产现金流入或者流出量来反映企业的效益。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历史现金流量信息,也可以提供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更加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会计记账方法的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同樣会计行业也必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核算工作过程中。目前我们会计记账方法主要实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即在日常核算过程中,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就要按会计科目借贷方向进行记账,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费,而且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复式记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型会计的发展需要,必然会引入新颖的,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记账方法——I/O 会计记账方法。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确认基础已经由权责发生制转变为现金流量制,即以盘存制思想为出发点,对企业会计处理期初期末的净资产现金流量进行确认和计量。所以会计记账方法也要根据会计确认基础进行设计,在造成净资产现金流入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入(IN)记账,在造成净资产现金留出的业务发生时进行流出(OUT)记账,通过IN和OUT记账的加减确认净现金流量,也就是I/O 会计记账方法。
I/O会计记账方法仅仅通过对于净资产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进行记账,不再考虑借贷恒等式,这样便于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信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记账融为一体,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会计记账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了的全球社会”。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运用全新思维创造出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