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游戏是玩出来的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教师的困惑,我认为需要深入思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试想,如果“小吃店”游戏中“顾客”只是单纯地吃完就走,“服务员”只需简单重复几句接待语,“厨师”只是机械地做几种小吃,这样的游戏一定索然无味。而实际情况是“服务员”明知没有水果仍告诉“厨师”客人点了水果,“厨师”拿红色塑料球当苹果,“客人”抱着“顾客至上”的信念挑剔“服务员”的服务,情况层出不穷。这样,幼儿的语言、思维、交往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受到了挑战,游戏也变得越来越精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推崇的游戏的价值吗?
  幼儿游戏中任何行为都与其原有经验分不开,教师对幼儿原有经验了解越深入,就越有助于引导幼儿把原有经验表现出来并获得新经验,这也是教师介入的价值所在。而判断是否需要介入则应基于细致的观察。只有当幼儿真正有需要的时候,才是介入的最佳时机。本案例中,教师的介入打破了幼儿游戏的僵持状态,基本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但这绝不是唯一的方法。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若幼儿目前还不具备运用相应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操之过急,以成人的思维去左右幼儿的游戏行为。也许经过短暂僵持,“服务员”和“客人”会各自退让一步,以达成共识。这就是一种经历、体验后的提升。因此,教师不妨尝试放手,让幼儿在磕磕碰碰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幼儿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以支持他们逐步提高游戏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班幼儿已表现出了以物代物的能力和需求,如“厨师”想到用红色塑料球来充当苹果。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百宝箱”,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大胆想象、操作满足自己游戏的需要,以支持幼儿游戏的深入开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