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体化教学在实际运用中的两种形式
1.课程一体化教学
课程一体化教学就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担任理论课教学和实际操作要求高的课程的教学。现有数控教学中基础理论、数控仿真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三部分内容,分由不同教师担任。其中基础理论讲述的是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机床结构、数控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是将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用于零件加工,基础理论与数控机床操作两者联系的纽带是数控仿真操作。通过数控仿真操作,使学生将数控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数控模拟加工当中,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数控编程以及数控机床模拟操作加工。有了仿真模拟操作的良好基础,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就相对容易了。因此三部分内容的课时、授课形式、切入点、结合方式等必须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布置,才能完成数控一体化教学要求。
2.教师一体化教学
教师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际合二为一,即与教学、课程相关的所有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拆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实际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内容,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两种形式的利弊
一体化教学的两种形式均可使用,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课程一体化对教师的全面要求相应比教师一体化要求低,但容易回到以前教学的老路上,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教学,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师一体化教学更能适应现在新的教学形式,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很少有老师能够达到要求。目前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小组式一体化教学,每三个教师为一个小组,三个教师全部要求是双师型教师,既有理论教学的基础和学历,又有实际教学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同时在教学中又各有侧重,其中一名教师侧重理论和仿真教学,另两名教师侧重实习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理论老师只负责理论,实习教师只负责实习,而是三位老师同时参与教学过程;理论也不再是一位老师的一言堂,而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老师也作为一个小组带动学生一起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一体化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理论与实际相互贯通,使学生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时候,就要做到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的内容。在实习教学中应有理论知识作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增加理性认识,而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来解决,达到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功效。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制定上,我们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侧重理论知识和模拟加工的结合,让学生先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第二阶段为加工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以理论和实际操作为主,实际操作中加入实际生产加工工件的训练内容,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练习,确保他们能够初步了解實际外加工的要求,为第三个阶段打下基础;第三阶段是一体化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实习教学中主要以项目教学法辅助开展教学,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和实习内容融入到教学的项目中,关键在于项目的制定,项目制定的原则是要有实用性。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经常采用与工厂实际加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学校就在工业区内,本身就与工厂有实际生产上的紧密联系,在制定项目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带领学生联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的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厂的环境和工厂对于质量和工期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完的项目还可以作为产品给他们以成就感,激起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更多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组织者。教室不仅仅是简单的桌椅板凳,而是放在模拟教室中,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不能再满足于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要告诉学生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每做一个项目要把自己的方案和设计拿到讲台上给大家做详细讲解,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每做完一个项目要结合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对应课本上的知识由教师给学生进行系统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级技工学校)
1.课程一体化教学
课程一体化教学就是由不同教师分别担任理论课教学和实际操作要求高的课程的教学。现有数控教学中基础理论、数控仿真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三部分内容,分由不同教师担任。其中基础理论讲述的是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机床结构、数控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是将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用于零件加工,基础理论与数控机床操作两者联系的纽带是数控仿真操作。通过数控仿真操作,使学生将数控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数控模拟加工当中,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数控编程以及数控机床模拟操作加工。有了仿真模拟操作的良好基础,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就相对容易了。因此三部分内容的课时、授课形式、切入点、结合方式等必须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布置,才能完成数控一体化教学要求。
2.教师一体化教学
教师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际合二为一,即与教学、课程相关的所有授课内容均由一位教师担任。这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拆细教学课题;对课题中理论实际的比例、教学手法、教学形式等内容,根据学生以及教学条件加以调整,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一体化教学两种形式的利弊
一体化教学的两种形式均可使用,两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课程一体化对教师的全面要求相应比教师一体化要求低,但容易回到以前教学的老路上,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教学,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师一体化教学更能适应现在新的教学形式,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一般很少有老师能够达到要求。目前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小组式一体化教学,每三个教师为一个小组,三个教师全部要求是双师型教师,既有理论教学的基础和学历,又有实际教学和实际工作的经验;同时在教学中又各有侧重,其中一名教师侧重理论和仿真教学,另两名教师侧重实习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理论老师只负责理论,实习教师只负责实习,而是三位老师同时参与教学过程;理论也不再是一位老师的一言堂,而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老师也作为一个小组带动学生一起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一体化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理论与实际相互贯通,使学生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时候,就要做到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的内容。在实习教学中应有理论知识作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增加理性认识,而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来解决,达到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功效。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制定上,我们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侧重理论知识和模拟加工的结合,让学生先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第二阶段为加工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以理论和实际操作为主,实际操作中加入实际生产加工工件的训练内容,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练习,确保他们能够初步了解實际外加工的要求,为第三个阶段打下基础;第三阶段是一体化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实习教学中主要以项目教学法辅助开展教学,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和实习内容融入到教学的项目中,关键在于项目的制定,项目制定的原则是要有实用性。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经常采用与工厂实际加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学校就在工业区内,本身就与工厂有实际生产上的紧密联系,在制定项目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带领学生联系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的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厂的环境和工厂对于质量和工期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完的项目还可以作为产品给他们以成就感,激起学生的职业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更多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组织者。教室不仅仅是简单的桌椅板凳,而是放在模拟教室中,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教师不能再满足于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要告诉学生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每做一个项目要把自己的方案和设计拿到讲台上给大家做详细讲解,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每做完一个项目要结合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对应课本上的知识由教师给学生进行系统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