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陶器修复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t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物修复是文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博物馆以其优势馆藏资源担负着向公众普及文物修复理念和修复技术的公共职责。鉴于当前博物馆开展文物修复主题教育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必要对此类教育活动进行梳理。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突出活动专业性、扩展多感官体验、开发陶器修复体验产品、重视评估与意见反馈等活动设计理念,创新“看”“听”“做”相结合的活动实施方式,为博物馆开展陶器修复教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生活、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行的听评课存在"去专业化"现象,需要实现从听评课到课堂观察的范式转变。基于教师成长的课堂观察是互助的、合作的,也
提出了一种基于WT/ICA和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提取原始图像的低频子图,然后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和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人脸的识别率。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一套清代刻本《星轺日记》,经前期预研究后采取了消毒杀虫、清洗、修补等技术手段进行了保护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文物达到了展陈的要求。修复中
宋真宗时期,随着官员数量的增加,官员与窠阙的矛盾逐渐突出,在铨司注拟差遣后,官员还需待阙。此后,待阙问题越发严重,待阙的时间越来越长,需要待阙的官员也从选人、京朝官波
指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根据项目组学生专业特点和地区实际需求,选取了“淮北家庭空气净化仪器调研与创业训练”作
目的 研究细薄星芒海绵Stelletta tenuis Lindgren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溶酶萃取和多种层析手段,以体外细胞毒模型跟踪筛选.对南海细薄星芒海绵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