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又称为NG2细胞,是脑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大胶质细胞。OPC最初主要从室管膜区产生并经过发育期的长距离迁移而到达大脑的各个区域。这一迁移过程不仅对神经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系,浙江大学医学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730037)资助课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又称为NG2细胞,是脑内广泛存在的一类大胶质细胞。OPC最初主要从室管膜区产生并经过发育期的长距离迁移而到达大脑的各个区域。这一迁移过程不仅对神经元正常髓鞘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对大脑损伤后髓鞘的再修复也极为关键。因此,研究各种信号分子对OPC在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探求它们如何对OPC在体内完成长距离的迁移和精确的定位而发挥作用,从而找到一定的规律,对全面认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如何在整个神经网络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脱髓鞘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其他文献
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传递功能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脑内信息储存和记忆形成的细胞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LTP诱导后,神经元的某些活动可使其翻转(LTP reversal),或称
创伤性休克是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统计,在严重创伤中,约80%以上合并休克,而近20%可直接死于休克,即使存活,后期还可出现与休克相关的并发症.如MODS,其死亡率可
IκB激酶(IKK)在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催化调节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关注IKKβ催化亚基在NF-κB活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对于IKKα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IKK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发育调节因子,最早发现于肿瘤细胞。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VEGF在神经细胞上也有广泛表达,并具有神经
总结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四肢烧伤疤痕的治疗效果.于2000年8月~2002年2月采用一次一个或多个扩张器置入四肢正常皮肤下,经充分广泛扩张皮肤后修复瘢痕切除创面共23例获得
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0月对脑外伤术后各种颅骨缺损采用自体带骨膜肋骨加以覆盖修复,效果显著,费用低廉,无1例发生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窖蛋白-1(caveolin-1,Cav-1)是组成胞膜窖(caveolae)的主要功能蛋白。作为质膜上的独立结构,胞膜窖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如胆固醇运输、信号转导以及细胞膜的组装等。通常,窖蛋白-1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耳蜗基底膜的外毛细胞膜上有一种新奇的蛋白质:prestin(马达蛋白),它能感受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进而发生构象改变,引发外毛细胞的形状和表面积的改变。Prestin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