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乡村学校撤并调查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学校成为各地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撤并对象,教育资源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说前几年是由于城乡教育差距致使生源流向城镇的话,未来乡村学校的被消灭,则是政策偏好城镇取向的结果。
  4岁的文瑞,一个冬天都只能呆在家里。
  去年前半年,家住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同乡官坟嘴村的文瑞在村里的小学读学前班,9月村小撤并后,就只能到乡上的小学去上了。
  “入冬后天气太冷,就没再送。”文瑞的父亲文欣说。文欣最操心的还是将来文瑞上小学该怎么办,总不能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吧?
  学校撤并后,官坟嘴村的家长们每天早晨5点左右就把孩子喊起床。有条件的村民,骑摩托车送,没条件的就合伙租面包车送。有的干脆在乡上租房陪读,为此一个月要多支出七八百元。
  像官坟嘴村村民这样因学校撤并而教育负担加大的现象,在西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火如荼撤并潮
  
  陕西省西乡县城东南约80公里处有一个村叫新华村,村小学撤掉后,孩子要么去8公里以外的五里坝中心小学读书,要么到15公里外的高川中心小学读书。照理说学生可以住校,但低年级的孩子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于是,只能由家长接送。山区道路崎岖,家长骑不了摩托的,只能步行接送,小学生每天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长达3个小时。
  村民觉得孩子还是在村里上学方便,但镇政府撤并该学校的原因似乎也很充分。
  2004年,该村小五、六年级学生自然断层;2006年底,在校生只有54人。从出生人口统计情况看,每年出生人口在4人左右,除常年在外务工的,每年入学的将只有3人左右。鉴于此,镇上才不得不将学校撤并。
  山区如此,关中地区也同样如此。
  一位家在宝鸡岐山的朋友说,今年回家过年,发现很多村的小学都撤销了,三、四个村子的小学合并到一起,小学生上学也要走七、八里路。“农村新生人口下降趋势明显,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年龄大的农民也就两个孩子。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到外地工作,我家那一片,6家中有3家的孩子都在西安、宝鸡工作。村里已经有不少人在镇里买了房,有的甚至在蔡家坡、宝鸡市买了房,住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生源萎缩,是农村学校撤并的主要原因。从2004年到2007年,陕西省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人数减少了94.2万人。与此相应的是,从2005年到2008年,全省中小学撤掉了约10500所,尤以小学减速最快,每年减少2000多所。
  除了生源萎缩,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各地教育部门撤校并点的重要考量。
  2002年,陕西省佛坪县中小学校总数为107所,到2009年底,仅剩33所,撤并率高达69.2%。佛坪县在“科学规划,合理布点,优化配置,提高质量”和“小学就近入学,中学相对集中”的原则指导下,撤并部分生源少、办学效益低的乡镇初级中学和村小学教学点,将农村中小学校并入交通较为集中和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如此一来,佛坪精简中小学教师70人,减少财政支出170多万元。
  来自当地教育局的说法是,撤并学校后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还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与2002年比(撤并起始年),全县初中六科合格率、优良率分别提高13.5%和10.8%,小学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提高22.3%和18.6%,高考成绩逐年攀升,先后创建成省级“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
  甘肃省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从酒泉、张掖等地试点开始的。
  2005年底,酒泉市中小学数量为582所,现在减少为411所,撤并农村中小学171所,基本实现了高中(职中)全部集中在城区、初级中学基本集中在城镇、乡镇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小学(即“一乡一校”)的办学格局。
  2006年,张掖市共有中小学(含教学点)923所,经过几年调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含教学点)694所,撤并229所学校,撤并率达24.9%。
  从今年起,在酒泉等市州中小学布局调整试点的基础上,甘肃在全省全面启动中小学布局大调整。其调整原则是“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
  云南省也推出自己的撤并计划。2009年11月9日,副省长高峰在云南省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工作会上提出:到2012年,云南省小学、中学將分别撤并三成和两成。
  目前,云南省规模不足300人的完小多达12558所,其中规模在100人以下的有4057所;一师一校点8770个,这基本上都属于撤并对象。3年后,云南省将撤并现有小学校的30%左右。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向乡镇集中已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但是,不得不承认撤并速度不当,又会带来另外的问题。
  
  不得不“圈养”的孩子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78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小学的数量以年均3.76%的速度在减少,1990年以后减少的速度是5.06%;普通中学在1978年~2008年间也在减少,年均速度是2.6%,1990年以后下降速度有所放缓,年均速度为1%。
  乡村学校撤并,山区孩子只好去距家更远的学校上学,住宿制便成为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一项有效措施,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人们才发现住宿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一个孩子从头到脚天天关在一个地方,学校条件也不是很好,地方又不是很大,没有什么可玩的,天天都是6点50分起床,晚上9点30分熄灯,一直在读书,能不厌学吗?”梁晓燕这样评价住宿学校。
  梁晓燕是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近几年,她一直在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情况,认为其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营养缺失严重;二是寄宿制是一种“圈养”,学生心理发展出现很多问题:三是导致学生厌学。她认为,寄宿制学校不应该作为惟一的学校方式来推广。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一乡一校”的正面经验是能建好的校舍,管理成本大大下降,但对学生来说,求学成本大大上升了。
  西部农村寄宿学校生活条件差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地区出现45平方米的宿舍住进65个学生的情况,甚至还有两个学生挤一张床的现象。
  覃力维是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白土乡德里小学的老师,他反映说,撤并村小确实也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偏远农村不切实际地滥“撤并”,也会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在他看来,寄宿就读的学生年纪尚小,有的不会自己洗脸、穿衣服,更不会洗衣服,有的半夜尿床或睡觉时常会因踢开被子而着凉感冒,孩子确实存在生活难自理的实际问题。而且,从小寄宿还导致亲人无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教,有的孩子因压力过大,造成厌学情绪或其他心理问题。
  覃力维还指出,学校撤并也影响到 学生的安全。偏远山区村屯分散,离校较远,而乡下又缺乏理想的交通工具,孩子到中心校就读,周末往返全靠村里的“摩的”或拖拉机接送。有的“摩的”安全意识淡薄,通常搭三、四个孩子,而且山路险峻,存在很大危险性。
  
  义务教育有名无实
  
  全国人大代表王月娥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后发现,陕西岚皋县四季乡近8年先后经历了3次布点调整,撤并了15个教学点,现在生源分别集中在麦溪小学和四季小学,其中麦溪小学服务于7个行政村,服务半径8公里。每平方公里47人的人口密度,决定了麦溪小学的学生以寄宿为主,全校共有136名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68%。
  据王月娥了解,麦溪小学的寄宿生,每学期总负担为750元,其中住宿费90元、生均交通费110元、伙食费550元。而且,全校只有20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仅占寄宿生的15%。她的结论是,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了,但寄宿制却加大了原本居住在偏远地带农村学生的负担。
  贵州省独山县校点撤并后,为方便学生入学,修建了一批寄宿制学校。有的寄宿小学生年纪小,不会照顾自己,学校食堂只能代为学生蒸饭,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常常用油辣椒下饭,连最便宜的菜也吃不起,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孩子寄宿,农村家长的开支明显加大,伙食费、交通费等方面的负担,使不少贫困家庭无法承受,导致孩子不得不辍学。
  有些不放心孩子在校住宿的,就只能无奈地选择随孩子在就读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对面的民房区,聚集了上百户的陪读家庭。陪读家庭都租住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床上堆满衣物,锅碗瓢盆把小小的空间挤得严严实实,饭桌和床沿成了孩子们写作业的地方。来自将台乡的李老汉说,乡下学校质量太差,只得陪3个孩子进城就读。每学期4000元的开支让他很闹心。
  在固原逸挥基金中学对面有一个陪读村,1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就达100元。家住三营镇的李永花去年就陪两个孩子进城就读,老公远在新疆打工,家里旱地都撂荒了,水地以每亩40元的价格租给别人。“城里非常费钱,学校不收学费了,可买菜买面、住房、给孩子辅导都得花钱,一个月七八百元只够生活。”
  固原一中教导主任韩映顺认为,由于乡村学校合并裁汰,優势教学资源向县城集中,必然引发陪读现象升温,陪读成本也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以说是农民无奈之下的被迫之举。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要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未来人口变动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规范学校布局调整的程序,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长石春云日前在全国“两会”上也发表意见:“集中办学方向是对的,但撤并中小学校不能搞‘一刀切’。偏远贫困山区面临交通不便等制约,撤并学校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辍学。”石春云认为,偏远山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比较差,集中办学的教室和宿舍都不够用,保育员和卫生员也没有,继续撤并学校的时机尚不成熟。他在云南调研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家长表示,如果当地小学撤了,以后就没法送小孩上学了。
  有观点认为,在城市,反对择校最充分的一个理由就是就近入学。义务教育追求的就近入学目标,不应该只是城市孩子的特权,乡村孩子也应该能够享受。
其他文献
入秋后最冷的日子,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11师参战老兵再次在西安"集结"。这一天,距离他们当年参战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报到时,每个老兵都领到一个资料袋,资
“我爸是李刚”、“城管打人”、“征爹求包养”等剧情取代了汴河兩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集市,近日由网民拍摄的25米长卷“新清明上河图”在网络上“火了”。创作者戴翔表示,并非有意拼接社会“黑暗面”,而是想以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指出,古代名画基础上运用现代摄影技术,加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这幅创作能引人深思。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这句名言揭示出问题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方式和有效途径,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探
如果你患有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用于降低血压的一线用药。可降低心率的β受体阻滞剂通常用于心脏病发作,以及患有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的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西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和文化相对滞后。自从刘剑挑起新华书店总经理这副重担后,抓管理遵循科学理念,与时俱进;抓业务身先士卒,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抓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