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前提下,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并获取一定劳动报酬的活动形式。它能有效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同时也能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取一定劳动报酬的活动形式。它能有效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同时也能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勤工助学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更应该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以保证勤工助学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
一、勤工助学的积极意义
勤工助学对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勤工助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勤工助学是一种走出校园,提前踏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有效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也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增进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敬业奉献精神。
其次,勤工助学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学生已经主动地意识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而勤工助学就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勤工助学有助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事业规划能力和社交公关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日常服务性工作,如教室卫生打扫、桌椅维修等,能够培养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勤工助学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勤工助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实际中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以往学习的不足,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
勤工助学具有帮困和育人双重功能,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求实上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在勤工助學过程中,有的学生特别是从农村来的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问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导致精神上、心理上不健康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因贫困而不自信,甚至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因此,对于贫困学生,我们不仅要从物质层面上进行“扶贫”,更要从精神层面去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和组织的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通过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并不可怕,贫困其实是一笔财富,关键是要知贫而后勇。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敬业精神较差,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比如拿了相当的酬劳,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做事马马虎虎,不求细节,以至于最后要重来;对任务只重报酬,不重过程,甚至弄虚作假;更有道德败坏者,乘工作之机,顺手牵羊,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对此,辅导员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品格修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第三,要培养大学生爱心。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善于人际交往,内心封闭,从而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家庭贫困是社会造成的,因此对社会不满,人情冷漠,甚至仇恨。更有甚者,还会走向极端,典型的如“马加爵事件”。而通过勤工助学,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世间充满了温暖和爱心,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的成长,进而让他们懂得热爱祖国、关爱社会、友爱同学。
三、勤工助学中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由于大学生比较单纯,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客观上要求主管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财务安全及人身安全方面有关知识培训,学会如何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在通过职业中介寻找勤工助学机会时,不要轻信广告,要学会去伪存真;要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求职,查看其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不要盲目交中介费,如果交了,就要索要正规发票,以留做凭证;要签订劳动合同,避免采用有歧义的条款;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敢于及时举报,依法维权。
其次,要严把入口关卡。在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首先确认具体工作内容,过滤学生不适宜从事的各类工作,如高空作业、有污染、辐射等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特殊行业劳动以及有危险性的工作。用人单位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接受家教业务时,家长必须到校提供完整真实的资料,学校对各用人单位、个人的信息进行详细核实。
第三,转岗过渡模式。对于新生以及首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学校主要安排其参加校内的岗位。在其逐步适应后,适当安排部分长期合作、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家教对象为高年级或成年人,安排男学生;对低年级和女学生则安排女教师,时间安排在双休日白天。通过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参加适合的工作。
第四,做好后备预警工作。对于学生首次参加勤工助学,或是新增的用人方,学校实行首次全待机、时时反馈制。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并进行必要的反馈。学校建有完备的用人单位信息库,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就将其归入“黑名单”,并进行全校范围通报,进行安全提示,并联系学校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必要的处理。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定的社会劳动,从而获取一定劳动报酬的活动形式。它能有效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同时也能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勤工助学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更应该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以保证勤工助学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
一、勤工助学的积极意义
勤工助学对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勤工助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勤工助学是一种走出校园,提前踏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有效缓解贫困生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也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增进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敬业奉献精神。
其次,勤工助学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大学生已经主动地意识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而勤工助学就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勤工助学有助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事业规划能力和社交公关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日常服务性工作,如教室卫生打扫、桌椅维修等,能够培养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勤工助学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勤工助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实际中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以往学习的不足,从而锻炼自己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教育功能
勤工助学具有帮困和育人双重功能,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求实上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在勤工助學过程中,有的学生特别是从农村来的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问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导致精神上、心理上不健康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因贫困而不自信,甚至自我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因此,对于贫困学生,我们不仅要从物质层面上进行“扶贫”,更要从精神层面去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和组织的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通过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并不可怕,贫困其实是一笔财富,关键是要知贫而后勇。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敬业精神较差,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比如拿了相当的酬劳,却没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做事马马虎虎,不求细节,以至于最后要重来;对任务只重报酬,不重过程,甚至弄虚作假;更有道德败坏者,乘工作之机,顺手牵羊,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对此,辅导员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品格修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第三,要培养大学生爱心。有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善于人际交往,内心封闭,从而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家庭贫困是社会造成的,因此对社会不满,人情冷漠,甚至仇恨。更有甚者,还会走向极端,典型的如“马加爵事件”。而通过勤工助学,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世间充满了温暖和爱心,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的成长,进而让他们懂得热爱祖国、关爱社会、友爱同学。
三、勤工助学中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由于大学生比较单纯,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客观上要求主管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勤工助学管理,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财务安全及人身安全方面有关知识培训,学会如何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在通过职业中介寻找勤工助学机会时,不要轻信广告,要学会去伪存真;要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求职,查看其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不要盲目交中介费,如果交了,就要索要正规发票,以留做凭证;要签订劳动合同,避免采用有歧义的条款;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敢于及时举报,依法维权。
其次,要严把入口关卡。在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首先确认具体工作内容,过滤学生不适宜从事的各类工作,如高空作业、有污染、辐射等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特殊行业劳动以及有危险性的工作。用人单位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接受家教业务时,家长必须到校提供完整真实的资料,学校对各用人单位、个人的信息进行详细核实。
第三,转岗过渡模式。对于新生以及首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学校主要安排其参加校内的岗位。在其逐步适应后,适当安排部分长期合作、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家教对象为高年级或成年人,安排男学生;对低年级和女学生则安排女教师,时间安排在双休日白天。通过合理安排,让学生能够逐步适应社会,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参加适合的工作。
第四,做好后备预警工作。对于学生首次参加勤工助学,或是新增的用人方,学校实行首次全待机、时时反馈制。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并进行必要的反馈。学校建有完备的用人单位信息库,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就将其归入“黑名单”,并进行全校范围通报,进行安全提示,并联系学校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必要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