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受追捧凸显“选择性仇富”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天,一条《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与往常网络中经常充满对富人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院士的“露富”——“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被一辆“奔驰SLK200k敞篷车吸引”,网友却一边倒地表示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这样的科学家有多少钱也没有人仇富……”袁隆平的秘书回应说,袁老家里的六七辆车都很普通,分属其子女所有,他本人只有一辆,他也不可能买奔驰。
  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由于在杂交水稻研究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地方政府颁发的专项奖金以及隆平高科股票中的股份,这些足以使他成为身价过亿的富豪。此次袁隆平院士以富人的身份出场并受到追捧,原本并无多少特别之处,但由于媒体从中提炼出了“仇富不仇袁隆平”的话题,于是又很自然地引发了关于“仇富”的议论。有人认为,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法学家批评网友、草根存在“仇富”心理,但网友、草根在面对袁隆平时却表现得相当理性和平静,这充分说明,网友、草根并非仇视所有的富人,也并非仇视财富本身,而是仇视那些从见不得人的特殊渠道大发横财的富人,仇视那些不能说明合法来源、不敢拿到阳光下晾晒的赃钱、脏钱,仇视不正当的财富获得方式与机制。还有人提出,主流精英扣在网友、草根头上的“仇富”的帽子,现在该彻底摘去了,至少该给网友、草根的“仇富”正名了,要把“仇富”问题说清楚,网友、草根即便怀有“仇富”心理,其仇视对象也是有所选择的,如此“仇富”并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如果只是强调,“仇富”并非仇视所有的富人,而是排除了袁隆平这样的好的富人,专门针对着另一些坏的富人,如果只是把问题分析到这个层面,应该说还是不够的。一直以来,袁隆平在科学界和社会上都有很高的评价,他是富人不假,但是他最主要、最为本质的身份不是一个富豪,而是一名科学家,更准确地讲,袁隆平在中国的科学家群体中属于特殊人物——他是一位拥有亿万财富的科学家,在中国的富人群体中也属于特殊人物——他是一个具有科学家的智慧和声望的富人。因此,此次袁隆平作为富人进入新闻话题,引起了“仇富不仇袁隆平”的新闻效应,只能说明网友在对待袁隆平这个“特殊的富人”时采取了比较特殊的态度,而不能说明网友在对待其他一些不那么特殊的富人——比如那些通过经营智慧收获财富的企业家,特别是大量的民营企业家——的时候,也能采取非仇视性态度。也就是说,换言之,网友不仇视富人袁隆平,并不能证明网友“仇富”所指一定就没有误伤,不能证明他们的“仇富”心理一定就没有泛化、扩大化的倾向。
  有网友可能要说,袁隆平成为富人靠的是科学创造,我们相信他的每一分钱都是清白的,其他富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同样也不仇视他。这实际上是在对富人进行“有罪推定”,是“仇富”心理的一个主要特征。“仇富”者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富人的财富“不用说”一定都是来路不正的——除非他们拿出如山之铁证,证明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挣得干净、清白。笔者相信,富人财富来路不正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但问题在于,法治社会需要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富人除了依法报税、纳税,企业家除了依法披露有关经营信息之外,他们在法律上没有自证财富清白的义务和责任——其实袁隆平也没有自证其财富的清白,只不过由于他是闻名遐迩的大科学家,网友愿意相信他的清白。假如袁隆平是个企业家、银行家,网友多半就要怀疑他的清白了,如此“选择性仇富”又有多少道理?
  “仇富”并非始自今日,中国有句老话说“恨人有,笑人无”,“笑人无”未必是“仇穷”,“恨人有”则一定是“仇富”。“仇富”也并非只是表现为仇视富人的心理,在某些条件下,同时还表现为找富人麻烦、给富人的创业经营活动制造障碍甚至肆意剥夺富人财富等种种行为。这类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就是在今天,谁又能说富人的生存环境(非指物质意义上的生活条件)就一定比普通人好多少呢?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是全世界“风险最大的,负担最重的”,“他们要交纳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要对付不讲理的官员……在执业中稍有闪失,比如得罪了某位高官,没有协调好‘黑社会(性质)’的关系,立刻灾难临头,多年的努力马上付诸东流”。这样说虽然难免以偏概全,但未必没有反映一定的实情。
  以此观之,网友、草根“仇富不仇袁隆平”,尚不足以说明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已经完全趋于理性,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深刻的历史转型期,由于传统体制、机制和传统财富观念的束缚,我们创造财富的活力远没有充分发掘和释放,创富环境也亟待进一步开拓和改善。我们更需要肯定财富的价值,尊重创造财富的劳动,而不是对财富做出一纸“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判决;我们更需要像保护所有人的权利那样保护富人的权利,而不是以“仇富”的心态将富人打入道德另册。
  (作者系北京资深传媒人,知名评论员)
其他文献
我喜欢谈论男女这个领域的问题,如果能对这些故事中人们的行为给出有效的经济学改进意见,那将更加有趣。  很多中国社会人口问题的研究者都有一个担心,就是男女比例不平衡,据说这个比例现在已经达到116∶100(男性人數∶女性人数)。学者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男性将因此找不到配偶,然后,憋得难受的光棍们就会四处生事。这可能会变成一个社会稳定问题。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中国一二线城市中并没
Q:仅从个人用户视角,用产品和服务来判断某公司是个好公司—这种认知对投资有帮助吗?  A:有帮助,能长期拿住大概率回报不错。而且,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根据这个简单的办法投资的,回报率往往比抠财报小数点后数字的积极研究者高得多。  有可能这正是最有价值的“模糊的正确”。产品服务能占领用户心智,说明公司业务有护城河;公司的管理能长期维持产品服务优势,说明企业文化不错;忽略细节,避免因为颗粒过小的短期业绩
G:David Gelles  F:Sarah Friar  莎拉·弗里亚尔(Sarah Friar)成长于北爱尔兰的冲突时期(指1968年至1998年发生在北爱尔兰的长期暴力活动)。她在北爱尔兰的一个小城长大,看惯了邻里间的暴力相对,也见证过大家团结一致的力量。现在,弗里亚尔正全身心投入于另一个难以管理的社区—Nextdoor,并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Nextdoor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专注
要想保证自己的采访被拒绝,你可以请西方金融公司谈谈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对其中国战略的影响。“这个话题有点敏感。”一位银行家婉拒。“我们可不想出现在特朗普的推文中。”另一位说。本刊向15家国际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提出了采访请求,它们都拒绝了—除非是以匿名来源发表意见。  本来趾高气扬的金融巨人们变得这么扭捏,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它们正面对陌生的局面。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呼吁中国向外资开放,而中国
对于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正当我们以为已经熟知自己的身体结构时,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爆出:一个以前从未发现的新器官存在于人体内,它甚至可能是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    众所周知,人体含有70%以上的水分,但这些水分并非固定不动,而是通过体内介质来进行快速流通,这种体内介质就是研究人员发现的新器官。他们把这个新器官命名为“间质”,它存在于皮肤表层下方,用来连接动脉、静脉、肌肉筋膜、
OGAMI笔记本,2013by OGAMI  个性化、时尚化风潮已经刮到了文具行业。  新的玩家正在大力投资:2020年2月,欧米茄推出了无墨水笔,无需墨水即可工作;2016年,家具品牌NormannCopenhagen发布了“dailyfiction”系列,该系列与时装设计公司FemmesRégionales合作开发,包含了200多个小物件,如笔记本、礼物包装纸、贴纸、卷笔刀、剪刀、笔等等。传统
关于网文的话题总是有些魔幻。2017年,网文《斗罗大陆》的作者唐家三少花7万元在瑞士喝了一杯酒(2 0毫升),事后这杯酒却被证实为假酒;同年,网上又传出美国瘾君子偶然接触中国网文,半年内读完15部小说并成功戒毒的传闻。如果这是真的,那诺贝尔和平奖算是指日可待,只是得奖者不太好分配。  國产二次元在现实世界展现的魔力,似乎像邻国的朗基努斯枪一样,拥有戳破苍穹的无边力量。  3年以后的现在,网文又火了
姓名/沈雯馨星座/摩羯座职业/“当下频道”创始人  美国洛杉矶一间产房外,沈雯馨和团队已经快36个小时没合眼了。  为了拍摄一位美国代孕妈妈A my为一对中国伴侣产下孩子的全过程,沈雯馨主动申请在现场做翻译,才得到拍摄机会。从破羊水到生产,镜头在医生、代孕者、孩子之间迅速切换。这段拍摄素材被用于内容视频频道“当下频道”2019年的年度特别企划中—这一年的主题是“代孕”。  “当下频道”是沈雯馨20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彼得雷乌斯因为“邮件门”而被曝光婚外情丑闻,我们不妨直面这样的现实:不管是婚外情信息还是商业机密,无论你如何在电子邮件收件箱或文本信息文件夹中试图隐藏这些信息,它们总有被别人发现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下面是一些如何使自己隐私信息不被他人发现的最佳方式:了解你的对手;隐藏IP地址;删除使用记录;信息加密;启用自毁服务;放弃草稿箱;仅使用指定设备,安全专家建议,对于隐私通信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对项目学习望而生畏,在教学实施中常常也手忙脚乱,本次解码就让我们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两方面来探讨项目学习困难的解决之道,用可行的策略、方法与资源让项目教学在课堂上得到良性孵化和优化发展。  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通过PBL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更深刻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目前,项目学习出现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内容的虚拟化,即把操作任务、假设背景或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