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词汇教学方法的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ui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有效词汇教学方法的探索
  1. 教学拼读法
  由于不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在词汇的运用中还是存在着音读不准和拼写错误的问题。因此,我们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努力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归类和比较,使学生掌握单词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做到听词能写、见词会读。我们在初一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以下发音规则的训练。
  (1)学生在读完一个单词之后,替换辅音字母进行读音练习。如学生学了“lake”这个单词后,将“lake”中的“l”分别替换成“b”“c”“m”和“t”,让学生朗读。经过这样的简单替换,教师再作适当的提醒,学生马上就能掌握“a 辅音字母 e”这种组合的发音规则。
  (2)学习到一定阶段,让学生对同一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进行归类。 如字母“a”在单词中不同的发音可分类为:
  ①发/ɑ:/音:ask, basket, class, father, glass
  ②发/?覸/音:apple, at, back, bad, black, can, carry, cat, catch, dad, factory,family
  通过以上形式的归类比较,学生不但对已学单词中含有字母“a”的单词进行复现,有助于区别,而且通过对比,更有助于记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发音规则之后,我们又换一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尝试自己拼读,在不断修正中巩固所学知识。在事先不预习单词的情况下,将要学习的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拼读规则尝试朗读,然后核对音标,并对自己的朗读进行纠正。学生在拼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和运用规则,从而提升了自学单词读音的能力。
  2. 探讨构词法
  掌握英语构词法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根和词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猜词和记忆单词的能力。因此,在初二阶段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构词法。
  (1)复合词,如:birthday, bedroom, housework, mother-in-law
  (2)词根加前、后缀,如:courage这个词,加上前缀en-则变为encourage,不仅词性由名词转为动词,词义也由“勇气” 变为“鼓励”;再加上后缀-ment,则变为名词的“鼓励”;当后缀换成-ing或是-ed形式就变成了形容词,分别意为“令人鼓舞的”和“感到鼓舞的”。
  教给学生如何分析单词的结构,有利于学生对于不熟悉的词汇举一反三,减少单词记忆给学生造成的困难,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3. 指导词义猜测法
  词汇积累是成功阅读的前提,当现有的词汇量无法满足阅读的需求时,阅读者必须借助猜词能力来阅读。因此,词汇的猜测能力也反映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在处理教材中的词汇时,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逐一教学,有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运用联想、分析,对词义进行猜测。
  例如: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下文中trust的意思。Here are some ways to have a good talk with your parents:
  1) Find a good time to talk.
  2) Listen to them carefully.
  3) Be honest. Your parents will trust you more. And a trusting family is a happy family.
  根据文章的语境及文中的“a good talk”“Be honest”“a happy family”等语言信息,学生基本可以猜出trust是“信任”的意思。经常进行诸如此类的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必定提高。
  4. 建构语义网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是以现有网络结构知识为基础,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比较所学内容和现有知识的联系来建立认识和记忆。也就是说,学习就是一种在认知结构网上的加工处理和存取行为,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单词建立起“词汇网”,通过这个“网”使每一个词之间存在一种联系,记忆就更加深刻。因此,在课堂上,笔者特别注意为学生架设语义网。语义网可以根据词义、感情色彩、词性等线索来构建,从中对已学词汇进行归类和整理,从而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同时笔者也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语义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了go hiking后,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类似go hiking的语义网(见图1)。
  二、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词汇教学既不是单一的教学法环节,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学得过程。在词汇教学中,对词的识记、复现、辨析、活用、强化、拓展应适量、适度地渗透于每一单元中的听说训练课、阅读理解课、语言知识课和自主实践课四种课型的自始至终,既要灵活设计,又不要加重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追求词汇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读懂标准,读活教材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不同年级学生应达到的英语水平作了科学的阐述。读懂标准要求教师对词汇学习要求有清晰了解,对词汇所承载的文化有所掌握;读活教材是指教师对初中三年教材中的词汇分布心中有数,不同词汇在教材中的出现频率要有所了解,对各类词汇在学生的学习策略上和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要进行研究和思考,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理解、掌握和应用,采纳什么策略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培养起来,从而体现教师对教材中所提供素材的加工、完善和补充,使课堂教学涌动出生命的活力,获取教与学的双重成效。
  2. 集中与分散,移步与要求
  词汇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词汇教学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法,依据词—语—句—篇的脉络,实行移步教学,分别要求。移步教学即有的词移到篇章中重点讲解,有的词在对话中呈现功能;分别要求即有的词提示点拨即可,有的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的词在习题中辨析,有的词要求在写作中得体,有的词放到自主实践课即综合训练课中去拓展。
  3. 情趣结合,注重效率
  词汇教学在追求方法情趣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课堂的效率。因此,备课时一定要把词汇语言知识与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用一些真实的、现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实际的例子作为载体,创设语言运用的环境,提高词汇输入教学的效果。
  4. 跳出词汇范畴,注重思维的培养
  犹如“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词汇教学不应停留在词汇的表面,而要跳出词汇范畴,着眼于词汇教学之外。要挖掘词汇的内涵,要向学生传输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通过词汇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通过语言文化的丰富,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词汇的性质特征决定了词汇的教和学的重要性,词汇的掌握关系到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当然,强调词汇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是忽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希望改善英语教学的瘸腿现象,探求词汇教学和交际能力培养的支点,让词汇教学在语言交际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词汇学习促进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达到“教词汇即教文化,教词汇即教交际,教词汇即教思考,教词汇即教学习,教词汇即教语言”的目的。
其他文献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有较高的要求,如“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等等。学生的实验能力,体现出学生的生物素养,也是适应高考的必然要求。下面对高中生物实验题解答时的几对概念加以辨析。  一、验证性实验与
一、语言陌生化的理论与实践“陌生化”是由俄国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提出来的。他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