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忧伤的桃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tgf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方方的小说《桃花灿烂》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在主人公星子的性格中都有体现。这种性格使她在追求独立、自尊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理智和欲望的冲突带来的矛盾与尴尬。
  [关键词] 方方 《桃花灿烂》 爱情悲剧
  
  方方是20世纪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中的主要代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方的创作又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女性意识,题材选择上也呈现出对女性生存现状及困境的关注趋势。尤其在对女性心理的把握上细腻、真实,不但关注到了女性心理的性别特征,而且正视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女性产生的影响。方方表现了这种影响对女性产生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以及在这种规约下女性内心的复杂挣扎。1991年的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就是这类创作中的优秀代表,也是作家较早引起大众关注的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对普通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粞和星子是在搬运站的工作过程中相知、继而相爱的一对青年。粞高大、整洁、幽默、机灵,甚至可以说不乏精明与干练,但同时也因为父亲的问题和自己的搬运工身份而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一次偶然听到星子因羞涩而撇清两人关系的一番话,这让粞误以为自己对星子的爱慕是自做多情,因此放弃追求,转而与家庭背景相当的水香亲近,并在生理冲动的驱使下与水香发生了性关系。星子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聪明、秀丽、活泼、自尊,她并不介意粞的家庭和工作,只是不能突破少女内心的羞涩而大胆示爱,甚至对粞放弃追求后的沉默毫无察觉,直到搬运站的同事为织毛衣的事情打趣她和粞的关系并被水香当众揭破粞与自己的恋人关系时,星子才发现爱情已经在自己的矜持、羞涩中擦肩而过。水香将粞与自己的性爱关系毫不掩饰的告诉了星子,这次描述在星子的记忆中纠结成一片灿烂的桃花,并在后来与粞的交往中成为两人难以逾越的障碍。之后。星子与自己并不深爱的亦文结婚。粞也与有后台的调度员那个神经质的妹妹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姻。随着调度员的出国,前途一片黯淡的粞又身患绝症,他的婚姻也随之解体。星子在粞临终之前回到他的身边,并在粞死后生下一个酷似粞的儿子。
  星子与粞的爱情悲剧常常让读者感慨如果当初两人都主动一些,尤其是星子。假如她不是那么在意粞是暗示还是明言,不那么矜持、骄傲,也许一切都会改变,至少两人可以享有一段属于他们的甜蜜爱情。星子的这种矜持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在这种文化习惯中,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往往处于被动的一方。所以即便星子不介意粞的家庭、工作,也不考虑母亲的反对意见,但仍不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向粞主动示爱。这种被动给粞造成的误会又直接导致了两人感情间的裂隙,并最后演化成为一场悲剧。这样的理解也有几分道理,但我更愿意把星子的这种矜持理解为少女初恋情怀的羞涩与懵懂。正是这种羞涩使得星子非要等待爱人那一句明明白白的表示,也正是这种懵懂使得星子在即便没有等到粞明白表示的那一句话也愿意当众咨询织男式毛衣的细节,并不避讳同事的打趣,这些都表明了星子对粞的态度,也显露出星子单纯、倔强又可爱的一面。与星子对待感情的态度相比,粞的轻易移情似乎也不能用简单的自卑感来解释。水香对粞的诱惑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有其幺舅地位对粞潜意识中的投机心理所产生的激发。后来粞选择与沈小妹结婚同样反映了他的这种投机心理。可以说,粞的感情远不如星子的纯粹。粞这一形象与方方的《风景》中的七哥和《随意表白》中的肖石白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方方在她的作品中似乎总是赋予女性更为纯情、执著的一面,而对男性,则更着重挖掘了他们对于金钱、名誉、地位的野心和欲望。
  那么除了星子的矜持与粞的野心以外,在星子与粞的爱情悲剧中还有什么原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小说的题目是《桃花灿烂》,“桃花”这个意象正是星子第一次听到水香对她描述自己与粞之间的性爱时在星子脑海中所形成的一个幻象,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星子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据此,我们发现造成星子难以接受粞的心理障碍实际是粞与水香的性关系,换言之,就是粞对星子的“失贞”。“贞洁”通常被人们习惯的认为是对女性的一种要求,从来都是评价一个女子“贞洁”或是“不贞”,而鲜见对男子也有类似的要求。在《桃花灿烂》中,方方把贞洁的要求安置在男性的身上,这是对人们封建观念的一个不小的挑战。民间常用“桃花运”来形容一个男子的艳遇,走“桃花运”是一个男子让人艳羡的遭遇。可是在方方笔下,粞的这次“桃花运”却让他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肉体的背叛对星子感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粞竭尽全力也难以弥合,并最终导致他与爱情失之交臂。对星子来说,当初恋的感情变得不那么纯粹,肉体的出轨与精神的背叛无疑划上了等号。这里星子对粞的“忠贞”的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女性意识的一种进步。“忠贞”本来是爱情中的双方对彼此应当遵循的规则,但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这个要求一直以来只对女性生效,而男性是可以不遵循这个规则的。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对自我尊严的捍卫也日益自觉和强烈。星子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但星子的问题在于她对于感情的理解是否准确?肉体的失贞是否可以完全和情感的背叛划上等号?小说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悲剧,这个爱情悲剧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悲剧,粞由于家庭背景的缘故生出的自卑和敏感让他成为爱情中的怯懦和逃跑者。但同时。这个爱情悲剧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性悲剧。粞在生理冲动下和水香发生的性爱,以及粞在面对权利、地位等诱惑时所生出的投机心理都彰显了他性格的弱点或是人性的欲望。也可以说粞对星子始终是保有深厚感情的,但当这种感情的实现出现障碍,粞就选择了更为稳妥的可以在另外某些方面补偿自己需求的人生道路。而非努力来追求爱情的实现。同样的人性的弱点其实也体现在星子身上,尤其是面对亦文的时候星子所出现的生理冲动,以及后来在与亦文交往过程中因男友的英俊和军校生的身份而被同学羡慕所满足的星子的虚荣心,都不是纯粹的感情因素,但也都同样推进了星子与亦文的交往进程。固执的星子在面对粞的时候无法化解内心那团灿烂的桃花,可在生理冲动的驱使下与亦文发生性关系后才发现亦文同样“失贞”于前。此时,星子才感慨自己所坚持的似乎并不重要。后来更由于“睡梦中老是觉得被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次都觉得那人是粞”,于是就“不顾一切地乘火车到了亦文那里,找了处旅馆,整整地在那小房间里呆了三天”。
  性爱合一抑或是性爱分离的问题在五四时期就曾出现在女性作家的笔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莎菲在面对庸俗的美男子凌吉士时,内心充满了爱慕与鄙夷的矛盾,最终在亲吻了凌以后痛苦离开。星子心里爱恋的对象是粞,可是却在无法抗拒亦文带来的生理冲动,并在与亦文的做爱中释放 水香和粞造成的压抑已久的情绪。可这种释放能否让星子获得内心的平静与真正的满足呢?显然不能。星子在与亦文同床共枕的时候叫的是粞的名字,并在得知粞身患绝症的时候投入粞的怀抱,而且在最后为粞生下一个孩子。粞死后,星子曾有过这样一段思考:“粞这下真成饲料了,癌细胞吞噬了他,火又将焚化他,水再冲散他,使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再留一丝的痕迹。只是,在此之前,又是谁一口一口地吃着他呢?是生活本身?还是他自己?或是他们相互联手?再不,是人类这一类生命未曾进化得完美而自携的弱点一直在细细地咀嚼着他?”星子的这段思考既是对粞的分析,又可以看成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的分析。生活、自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对我们的人生发生作用的因素,尤其是人类自身的弱点。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小说,我们会发现方方在通过粞与星子的爱情悲剧表现她对人生、人性的思考的时候,较多地表现了星子的内心。从初恋时相互试探的小心、矜持,到情感受挫时的骄傲、自尊以及为维护这种自尊而生出的犀利与尖刻,再到不能突破内心障碍时的痛苦、怨恨,以及冰释前嫌后的幸福结合,作家细腻地展现了生活在80年代的这个女性的内心情感世界。但如果说莎菲的自审和自省反映了自身理智与欲望的矛盾挣扎的话,星子这个80年代的新女性同样没能摆脱理智和欲望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与尴尬。小说的结尾,“星子自问:这究竟是些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怅惘。作家赋予星子这一形象的性格是独立、自尊、倔强而坚强的,与莎菲相比,她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权利,也具备了更大的自主抉择的勇气。但是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最大的障碍其实不是来自于外界社会或是双方家庭,而是星子内心深处对“忠贞”的要求或者说是对“性爱”的恐惧。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星子为了捍卫自己的自尊和骄傲而拒绝了粞,但这种拒绝其实又违背了内心真正情感的渴求。在得知粞和沈小妹结婚的消息时,星子曾说过“粞的头脑太清楚了。他永远清醒地知道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只是他永远都做错了”,其实星子自己何尝不是呢?对自己的感情、心理她始终都有着清醒地判断,并在理智的驱使下拒绝情感的要求,最终却还是回到了情感的怀抱。如果说丁玲曾让莎菲放纵感情去亲吻凌吉士,然后回到理智状态下痛苦自责,方方则是让星子在理智的克制下压抑情感,最终才在爱人将逝之际顺从了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要求。不同的是,莎菲对情感的顺从让她感到痛苦,星子对情感的顺从则让自己有种回归的幸福与满足。为了追求爱情的纯粹、完整和维护个人的尊严,星子拒绝真爱,压抑感情,内心充满委屈和痛苦;而出于赌气,选择与自己并不深爱的亦文结婚并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又回到病危的粞的怀抱并为他生子,这时的星子其实一样是痛苦、忧伤的。在追求独立、自尊的过程中。星子所坚持的和所放弃的是否是值得的呢?方方没有给出评判,只通过星子的忧伤与失落传达出了她的尴尬与矛盾。
  《桃花灿烂》讲述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对社会的理想、对人生的把握都在星子和粞的选择中悄悄呈现。不管是粞还是星子,都寄托了作家对于人性、对于社会的太多思考。但从星子身上,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女性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思想观念都在星子的性格中得到了体现。但恰恰是在这种性格使得她在面对感情的时候始终无法获得平衡,无论是被动的等待和骄傲的拒绝粞,还是冲动的、虚荣的接受汉文,包括后来又私下回到粞的怀抱并为他延续生命,其实星子都将无法得到平静,而会在矛盾、痛苦中自我煎熬。星子对完美爱情的渴望是每个女性都有的理想,但现实中爱人的怯懦和人性的弱点难以克服。方方讲述了一个忧伤的爱情悲剧,更在这个悲剧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女性爱情心理的艰难成长。
其他文献
《魔比斯环》号称“中国首部原创三维动画电影”,它历时五年完成,制作阵容强大,投资高达13亿。在制作期间,《魔比斯环》曾推出过多个版本的预告片,并亮相于海外电影节,宣传攻势凌厉,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自其上映以来,票房却波澜不兴,南京1万元出头,上海不足10万元,广州也只有3万元左右,更有评论认为该片的国内票房预期只有1000万元。完成这部全三维数字电影,环球数码专门建立了500套专业图形工作站,动用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历经作者三十年的修改,重点塑造了王佳芝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用以寄予张爱玲对爱情的理解;李安的电影《色·戒》在沿袭原小说故事主线的基础上,对王佳芝这一人物作了新的阐释,在其形象以及结局的设置上,表现出与原作不同的意味。  关键词 张爱玲 李安 王佳芝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认同感及其践行的状况,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结课考核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可行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摘要 朱丽亚·罗伯茨主演的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女性意识还没完全觉醒的时候,妇女反抗父权制压迫,反对把男性标准内化,追求自我人生价值的故事。影片强调了妇女不应处于他者的地位,妇女也是主体。  关键词 女性主义 父权制 内化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2003年底出品的一部影片。很多人说它是《死亡诗社》女性版,讲述了一位满脑新观念的老师如何挑战迂腐守旧
【摘要】晏子忧国忧民、忠谏清廉的政治品格体现了一种道义精神,它和《左传》、《论语》、《孟子》等作品共同表明,在中国文学的早期就已存在一种自觉担负道义的传统,为后代文论家们继承发扬,使道义精神成为贯穿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一条红线。《晏子春秋》就处于这条红线的开端。  【关键词】《晏子春秋》晏子道义精神  《晏子春秋》塑造了直言敢谏、谦逊清廉、幽默刚直、情操高尚的晏子形象,这一形象的核心是为我们展现了一
【摘 要】在新的时期,我们的德育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我们主要通过开展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德育;活力;有效;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打造
[摘要] 2006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影片《我的长征》再现了人与自然、红军与围追敌人斗争的生动画面,再现了长征时期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前仆后继的场景,影片播出后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观看影片后也再次使我们认识到马克主义对意识能动性分析的正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能动性 《我的长征》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影片《我的长征》讲述了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参加长征的故事,在湘江战役
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才变得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不是吗?所以,野生动物应该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我喜欢观察和拍摄野生动物,喜欢拍摄野生动物各种生动有趣的姿态和神态,尤其喜欢拍摄处于运动状态中的野生动物。  为了到大自然中观察和拍摄纯自然态的野生动物,我和许多有着同样爱好的摄影朋友一起组团,不管路有多远,东南西北满世界跑。  屈指一算,这几年我为拍摄野生动物跑过的地方有:  东—有东非
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怀着希望,父母更是充满期待。然而,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有助于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虽然风生水起,却存在一股不可忽视的逆流,那就是反生活教育。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告诫里包含一个明确的意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可以视为反生活教育的宣言,它反映了父母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也反映了他们的焦虑心态,可能对孩子产
遥控摄影三脚架  遥控摄影三脚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三脚支撑架、升降杆和万向云台。其中,三脚支撑架又包括了架杆和调整器,升降杆又包括了升降机、套杆、钢丝绳、配重筒、快装板母板等部件。最后,万向云台则包括了上下支架、两个驱动电机、两个变焦驱动电机、传动装置、控制盒、遥控器和显示器、天线、快门线、摄像头和快装板公板等部件。  性能和用途  遥控摄影三脚架主杆重约17公斤,收缩高度约1.4米、伸展高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