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幼儿自主性策略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k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个性品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 自主性 策略
  自主性是幼儿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个性品质。那么我们教师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呢?我们必须做到如新《纲要》所说的那样: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由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一、为幼儿营造自主发展的氛围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氛围,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而快乐的游戏易于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创设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在我们的幼儿园里,随处可见为孩子们精心创设、量身定做的环境。瞧:美工角里有幼儿可以自己快乐完成的手工作品;科学室里幼儿可以自己快乐地探索科学奥秘;音乐角里幼儿可以自己快乐地演奏出美妙的旋律;语言角里幼儿可以快乐地编制出动人的童话故事……在这些充满童趣、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幼儿可以得到一个尊重、温暖、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为了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除了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懂得去相信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自信心。和孩子交流是与其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幼儿发展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宽松、充满爱与平等的环境,帮助幼儿养成自立、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良好品质。
  二、激发幼儿自主发展的意识
  新《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在共同的生活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我换了一种教育方法。我规定: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在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一定得事先征得他的同意。改善后的方法是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解决问题,并学习交往。
  实施初,确实有一些幼儿仍不愿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可时间一长,他们发现这样的话别人也不会把玩具给他们玩,于是幼儿们开始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了,他们会通过商量、请求、交换等方法来获得玩别人的玩具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的纠纷明显减少了,我也“轻松”了不少。 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只需适时地加以引导,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舞台
  1.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让这兴趣点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使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在自由的游戏和学习中获得自主性发展。记得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看到了秋天的落叶,有的拿起来吹,有的跟着落叶跑,有的则议论:叶子为什么会掉下来?它们是不是生病了?——于是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题为《奇妙的叶子》的亲子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兴趣特别高涨,有的幼儿会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叶子的有关问题,有的会带来各种叶子图片和好朋友交流分享。随着幼儿兴趣的不断深入,生成了一些好玩有趣的活动,我引导幼儿进行了叶子贴画、叶子想象画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2.通过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有效。” 听说班级里的区域要重新布置,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迫不及待地围着老师问:老师你们准备把班级打扮成什么样呀?一时间许多孩子围着我们问个不停,大家见我们把材料放在桌上更是兴奋极了。“老师,让我来帮你吧!”“我也要!我也要!”不知谁提了一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是呀,为什么不让孩子参与我们环境的布置呢?孩子们很快分成几组,他们自己分工合作,有的剪树叶,有的粘贴纸条,有的染颜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在这种师幼互动中,幼儿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3.通过幼儿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培养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间的交流可以帮助幼儿互补缺陷、学习借鉴、求新求异,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记得有一次我从办公室拿来一大叠报纸,本想用来垫桌子,可谁知班中一些调皮的小孩子乘我不注意时却玩了起来,有的拿了它折了一架飞机,有的卷起了纸棒,还有的甚至拿剪刀剪起了窗花……看到这些不起眼的报纸却成了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于是我在班中开展了《神奇的报纸》这个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想出了报纸的各种玩法。可见,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 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 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教学方法要
【内容提要】时下,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拓展已成为教学中的热门,但是课堂上千万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盲目地引用拓展资源,这样不断做“加法”,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使课堂教学臃肿不堪。那么,语文课堂怎样进行拓展呢?拓展资源究竟为什么服务呢?笔者认为拓展时,要立足教材,为教学目标服务;要难易适度,为学生学习服务;要时机恰当,为高效课堂服务;要注重生成,为弥补预设服务。  【关键字】立足教材 教学目标 难易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让音乐走进幼儿心灵,感受艺术美,谈几点方法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利用环境资源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应走向大自然,接近大自然,通过大自然让幼儿感受音乐。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去寻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在一次观察活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渊源五千年的文明,给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而传承与发展这五千年文明的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文字,建国以前学习文化知识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建国以来,伟大的文字工作者巧妙的利用英语字母创造出了汉语拼音,它不仅降低了人们学习汉字的门槛,同时也让学习变得简单起来,汉语拼音使我们识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工具。也是人们和我国文字沟通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