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生命紧相关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为诸脏之华盖”。以其形为半圆锥体且红褐光亮,位于胸腔纵隔障两侧,益覆五脏之上而言。其上连咽喉,开窍于鼻,主气而司呼吸,下通心脉,与大肠为表里;内朝百脉,外合皮毛,是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维持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古人说,“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宵壤判”。言其呼吸中断,生命也就随之结束,现就其生理功能与防护要点作一介绍。
  
  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肺者相传之官,是人体呼吸气体传递,交换,调节的自控系统。其呼吸机理,在于肺“虚如蜂窝,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正如近代阐明,肺是血管,神经,肺泡和支气管组成的富于弹性的密闭体。由于肺脏弹性回缩力与肺内压力的方向相反,形成胸膜腔内的负压。故吸气时,肺被扩张而满,同时弹性回缩力也加大;当呼气时,肺脏缩小而虚,弹力随之减弱,这样,便于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使胸腔的静脉血与胸导管的淋巴回流。从外表看呼吸,只是气之出入,如深入微观,才知内在联系涉及全身。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每次吸入气体量与呼出气体量基本相等。平均约500毫升,常称潮气量。吸气后接着再用力吸气,就可多吸约2000毫升气体,叫补吸气量。同样呼气后接着用力作一呼气,也可呼出约1000毫升气体,叫补呼气量。将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相加的总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反映胂功能的好坏,从事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可达5000毫升以上。如矽肺,肺气肿等影响着肺泡弹力,肺活量就小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肺司呼吸,心主血脉
  
  《医学真传》说:“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但古人认识到,肺虽司呼吸,吸入天之精(氧)气,必赖心主血脉,血之质为气所恋,才得以运行全身。故有二肺主气,心主血脉,血为气母,血至气亦至的唯物观。
  哺乳动物的呼吸,必具二个连续步骤,一是外呼吸,借助于上呼吸器官的运动,使肺循环血液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二是内呼吸,由组织细胞与体循环交换气体。这一气体聚散出入的交换方式,中医早就归纳为“故非出入,则无已生老壮死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的“气机”“气化”范畴。
  
  保肺之要,重视环境
  
  “凡人口鼻之气,通于天气,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外邪因而乘之”,是说在呼吸中,吸入天真净浩之气,还须经过鼻腔粘膜、丛毛等功能于以温暖和润湿,并阻部分外来空气中的异物,灰尘,病菌等形成鼻屎,鼻涕排出体外,以御外邪侵入,然后才“藏精于肺”,进行气体交换。说明“本气”内含净化空气与鼻腔功能两个意义,也是保肺的关键之一。
  空气应保持成分稳定,不受污染。在正常空气中氧应占21%,否则会出现缺氧症状;五分钟不呼吸,无氧气补充,生命也就结束。空气中细菌多,煤、石油燃烧中的跑、冒、漏、滴,二氧化硫,氮化物等的污染,都能危害呼吸系统,使人致病。所以应当采取绿化环境防止污染等等净化空气的方法。
  要坚持呼吸锻炼。人的呼吸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一到老年,骨骼,韧带、胸部肌肉逐渐萎缩、硬化。胸廓处于呼气状态,气管和肺组织弹性减弱,易成肺气肿。肺活量从35岁开始逐渐下降。但如能把握时机,及早坚持呼吸运动锻炼,如进行体育活动和气功锻炼等,是能延缓衰老,是能提高呼吸肌能,增强肺泡弹性,增大肺活量的。据测,常作气功的老人比不做气功同龄老人的肺活量要大得多。
  无论是大气污染,或者是呼吸系统疾病,久之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这种人稍微劳动或跑儿步就感到气喘、心悸,难于胜任工作。故宜治小治早。
  预防哮喘,必须早治咳嗽。为了把哮喘控制在小儿咳嗽阶段,特向小儿久咳者献一验方。方药为:银花9克,黄芩6克、知母6克,杏仁6克、冬花6克,紫菀6克,五匹风(别名五爪龙)10克,厚朴6克,苇根10克、雪梨30克(去皮,如无可用广柑30克,连皮切开),水煎服。本药药性平和,少副作用,系数十年临床体验,往往2~8剂咳嗽可减。供病家请医参考配用。
其他文献
人尚未降生之前,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胎儿全身浸泡在母亲子宫内的羊水之中,免于受外界不良的影响,保障了胎儿的身心健康。  婴儿也有赖于水。他们依靠母亲的奶水。母奶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最合适的各种成份,还含有帮助消化的酶和抵抗疾病的抗体。  婴儿两个月以后,还要加用一些汤汤水水,象青菜汤,萝卜汤、番茄水、苹果汁等等,每天2~8次,每次1~2汤匙。缺乏这些水汁和所含的维生素,就会影响孩子的正
蛔虫病在我国流行甚为普遍。蛔虫一般寄生子空肠中段肠腔,称肠蛔虫病,其症状一般并不严重,有时可引起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蛔虫亦可以寄生或迷走至小肠以外的器官,部位而引起异位损害,即异位蛔虫病。其临床经过有时隐匿,有时凶险,再加上发病部位特殊,往往不易想到本病的可能,易导致漏诊或误诊。  同肠蛔虫病一样,异位蛔虫病亦多见子儿童(胆道蛔虫病除外),但几乎可见于任何年龄。以蛔虫病为例,我国医学文献记载,
提起传染病来,很少有人想到,或者根本想不到性病,不少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性病以及它包括哪些病。因为解放后不久,在全国禁用,并且治好了原有妓女们的性病,还妥善安置了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另外采取了防治性病的一系列措施,终于在六十年代初基本上消灭了性病,使我国成为唯一基本消灭了性病的国家。在那以后,性病在日常生活中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对性病这个名词也陌生起来了。
癌症是使许多人感到胆战心惊的疾病。“谈癌色变”的紧张心理普遍存在。美国有人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二的受调查者害怕癌症的程度胜过其它疾病。这也难怪,因为全世界四十亿人口中,每年因癌症死亡者在五百万左右,相当于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此病,我国每年也有好几十万人死于癌症,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人被其夺去生命。二百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在寻找致癌病因和发病条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目前已有充
阴茎癌过去曾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后来发病率不断下降。据上海、重庆,山东等地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时肿瘤普查资料,说明本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但在专科医院里,阴茎癌的患者仍然经常可以看到。  由于卫生知识的缺乏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的阴茎癌患者对于阴茎上可疑的肿块,赘生物、溃疡或经久不愈的炎症总是耻于启口,每每等到肿块长的很大或溃烂,变得恶臭难遮时才到医院就诊,往往延误丁根治本病
解放前流行十分猖獗的疥疮,解放后被消灭了。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国各地又开始流行。疥疮再次流行可能有多种因素,也可能与人群中周期性的免疫性降低有关。在欧洲和北美,疥疮流行以30年为一周期,中间间隔时间大约15年。五十年代全世界均很少见到疥疮。1963年左右,西欧又开始流行,随后逐渐扩展到世界很多地区,1970年至美国,1975年至菲律宾,1973年至我国广东,香港和澳门也同时流行。    疥疮的传染
神经衰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性疾病,病人可以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但多数人表现为易于兴奋,易于疲劳,中枢抑制过程削弱。患者在白天工作时间乏力,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精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晚间则失眠,早醒,多梦。由于夜间休息不充分,次日更加精神萎顿,日复一日造成恶性循环。过去传统的药物治疗多为消除精神紧张和保持睡眠而设,安眠,镇静药几无例外地试用于每一患者,其他如使用谷维素,维生系或
编者按:今年六月份在南京举行了全国麻风病宣传工作会议。为什么要单独开这样一个会议?我们从不少读者来信中也体会到,原来不少人对这种疾病有很大的误解,甚至产生了“恐麻病”。为此我们特约江澄、徐可恩、何敏等同志撰文,并从会议的论文中选摘了一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1983年以来,我已有十多年的神经官能症完全消失了。我是在投医不效的情况下,用自编的“脑保健功”治好的。这种“脑保健功”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向大家推荐——最好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约需10分钟。方法是:  1、端坐。右手握拳。动作适度地以拳眼轻叩前额50下。  2、同上,以拳眼轻击头顶50下。  3、以拳眼轻敲喉部20下。  4、用左右手掌侧同时轻敲后脖根(风池穴)各20下。  5
推拿,原是按摩、摩娑之意。其适应范围很广,对治疗肠粘连,结肠炎,肾、胃下垂,腰椎间盘突出症,肥大性脊柱炎,隐性脊柱裂,神经痛,神经官能症,半身不遂,小儿腹泻,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关节扭伤等病症,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推拿病人要配合医师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要懂得一些常识,现介绍如下:    一、推拿前    生病治疗首先要有信心、耐心,情绪不要紧张,要把病情如实告诉医师,尤其是孕妇、产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