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临床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在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同时,下颌偏斜也得到比较满意的改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选择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62±6.24)岁;所有矫治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牙性或功能性反(牙合),或轻度骨性反(牙合),ANB角≥3°;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炎症,牙槽骨无吸收或有轻度骨吸收[1].入选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1.2方法 按照34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牙性下颌偏斜组15例、功能性下颌偏斜组14例、骨性下颌偏斜组5例.对矫治患者的以下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1)治疗年龄以及性别构成比;(2)患者的治疗动机;(3)矫治前、后下颌偏斜量;(4)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