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如今,农村初中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这种学习困难在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应用题解题方式中就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本文就农村初中数学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业 优秀生与学困生 应用题解题方式
  前言
  数学应用解题能力是考研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数学应用题包括读题、设计解题思路、执行解题思路以及验证结果这四个过程,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与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的连接。本文通过调查取证的方式,对初中学校的50名学生进行试题调查,其中25名学业优秀生与25名学困生,通过给出的試题对学业优秀生以及学困生的解题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产生的解题方式的特点,以望能够对学困生的应用题解题方式提供帮助。
  一、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概念
  要对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进行界定,首先就要对学困生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学困生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具有某种场景的固定概念,并且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总而言之,学困生是指按照国家指定的相关教学标准进行衡量,其未能达到某种标准的体现,在其所在的班级,学校来说表现不够良好。但是如果将重点中学的学困生放到普通的学校,可能这些学生就能摆脱学困生这个称号[1]。站在动态的角度来说,学生的个体在其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与相对特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也会存在不足。例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小时候的各门学科的成绩都不是太理想,但是后来就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2]。
  有的教师会认为学困生就是因为“笨”,但是事实上学困生与学业优秀生在智力上进行比较并没有差异。学困生的智力水平实属正常,这毋庸置疑,并且目前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也都符合中学生的正常智力发育水平。之所以会产生学困生,是因为没有将学困生的真正潜能最大程度大激发。此外,对于学生的能力而言,需要我们摒弃传统的观念进行重新界定。众多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多种多样的智力因素,这些智力因素之间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智力因素组合决定的。对于数学应用题而言,所谓的优秀生与学困生只是存在解题方式上的差别,优秀生能够抓住题目重点,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有效的解题思路进行解题,但是学困生在这些方面稍有不足,导致两者之间的解题效率出现较大差别。
  二、数学学业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对比
  笔者为了研究不同年级的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应用题的整体认识方式是否存在差异,在某中学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近三次考试成绩选出50名学生,其中学优生25名学困生25名。
  随后,对选出的50名学生进行单独访谈,从对应用题重要性的认识、信息立即提取、解题策略以及解答困难程度以及解题能力提升的方面做出调研,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以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其中包括应用题是否会影响成绩;应用题难易程度是否在于题目长短;对解答应用题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等。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优生以及学差生之间的解方式差别进行分析。
  三、学优生以及学困生之间应用题解题方式的不同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们发现,学优生和学困生对于应用题都有较高的重视程度,都认为应用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但不同的是,学优生并没有将应用题作为影响数学成绩的全部,学优生更加担心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造成成绩出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优生数学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并不会担心应用题会影响自己的成绩,也体现出他们面对应用题有充足的信心。但是学困生则不一样,应用题是他们考试时最担心的一个方面,面对应用题没有充足的把握,因此,需要提升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优生的学习严谨性。
  其次,学优生不会认为应用题有太大的理解难度,学困生则正好相反。这也是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解题思维能力上差别的体现。学困生对应用题的难以理解正是因为其思维逻辑能力较弱,并且长此以往甚至会对应用题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畏惧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困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提升学困生对于应用题的信心。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学习观念也是导致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应用题解题能力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对于课堂学习而言,不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能够认识到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多做练习题的重要性。那么致使两者之间出现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学困生意识不到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的重要性,这是造成两者之间出现差距的根本原因。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解题能力。
  结语
  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在应用题解题方式上固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差距绝对不会出现在学生的个人智力或者个人能力等方面,而是学困生缺乏学优生那样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以及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找到学困生存在的不足,针对性教学,对学困生进行的应用题解题方式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韦家梅. 如何让初中数学学困生越过数学阅读的障碍——浅谈农村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高考(升学考试), 2015(8):47-49.
  [2]胡福凤. 关注“学困生群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关于思品课中应对初三“学困生群体”的案例研究[J]. 考试周刊, 2014(77):116.
  (作者单位:广东连平县内莞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其开始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使高中语文教学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善①。现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望通过优化教学语言,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语言艺术 优化  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主要强调语言的应用,包括作者语言、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英语新课标实施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为此,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对合作学习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合作学习 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是为了探讨问题本身,同时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养成协作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为
【内容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大力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和家长广泛关注的教育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在注重加强知识与经验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进行研究、合作,并在实践后对自己进行总结和反思,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就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高中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强化教师结合大纲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大胆创新,并将这一有效手段应运到语文教学思想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思路 创新实践  新课改的推行对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展催生了變化。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科目,也是考试的重点科目之一,因此,课改和创新都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近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怎么教”“教谁”“教什么”“谁来教”到“教成什么样”的探索历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紧跟课改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思路,积极探索优化教学方式,对照新理念、新课标,探索教改新方向,不断地在课堂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得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课改实践,对如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实美术鉴赏内容,并且能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学思想,有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实践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以此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 渗透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广泛渗透在社会各个方面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我们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我们探索新的思维培养能力,批判性思维。笔者通过实践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解读其认知上的主动性与开放性,以及对高中生独立性、独特思维的培养,并探讨批判性思维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意义  意义一,认知上的主动性与开放性。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活跃的认知方式,尤其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的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应用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
【内容摘要】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中占据着很高的比重,近几年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对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致使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较差,本文将会结合学习迁移理论对高中英语进行分析讲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 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  引言  英语,在高中学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
【内容摘要】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想要使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提升,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中,才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在物理习题的解答是教学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提升高中生物理素养及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