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刚进入数学这个广阔的天地,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也有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但不具备学习数学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在这个起步阶段,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处于动态之中,保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学习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调动兴趣;激发兴趣;导入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是通过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我就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爱好,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课前应多花一些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应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数学情景“串联”数学知识,创设优美的动画“表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学得愉快。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地游戏形式:如在教学认识数字时,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记忆,如“1”像小棒、像粉笔,“2”像鸭子等:还有如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花、小猫钓鱼、送信、小动物找家……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人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节课之前,我把一把只有两条腿的破凳子拿进教室,并故意放在显眼之处。学生纳闷不已,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对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完后,再让学生显显身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破凳子修理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功感。
  精心设置新颖有趣的问题引入课题,可使学生由好奇心而产生求知欲望,就能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把整个教学过程纳入启迪学生思维质疑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贴近生活,导入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教材,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我们数学教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素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身临其境地学数学。
  1.创造数学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有一句话说得好:电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也是如此。小学生贪玩好动,好奇心强,死板的课堂不能引起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而经常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摆一摆,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好奇心,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这比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要强得多。比如,可以让小学生充当家里的小导购员,让他们负责采购家里一天所需的生活用品,并让他们列出清单,如每件物品的單价,一共多少件物品,一共多少钱,等等。让数学走进生活,学生也得到了锻炼。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数学生活化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可以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教师首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大家才记住了我们。你们说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分别说道:“老师有一点瘦。”、“老师爱穿一件黑衣服。”、“老师的脸黑黑的、瘦瘦的、长长的。”“老师很亲切,我们都很喜欢您。”……接着老师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认识物体。”又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猜谜: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请看,刚才谜语中的哥哥、弟弟各指的是谁?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问题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加法的含义”一课时,先让三名学生表演,教师前面站一名学生,教师后面站两名学生,教师说开始走,当三名学生走到一起时,教师说停,反复走3、4次。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直观地看出,1名同学和2名同学合并的过程,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表达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
  3.构建游戏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课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一名同学当老鹰,剩下的同学当小鸡,以“老鹰”抓到“小鸡”的数目组成数学题,并让学生当场回答问题,这样的游戏教学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静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节,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就能使学生在学校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太极柔力球是新兴的运动,它包含我国的太极文化,又融入现代社会的元素,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其应用后
本文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出发阐述了国内目前研究的现状,讨论了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后果,并提出了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提出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启发性的历史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富有诗情画意的多媒体教学情境、生动的故事情境、特定情景下的角色扮演法、精心设计好的游戏等等,都可以达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设情境;情境启发  《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其意是高明的教师的教学
现在的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欠读”。不少教师能让让学生在课始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段,就算不错了。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泛泛地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学生是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到自主地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寻求。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活动实现的,其美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教学环节。  关键词:利用好胜心竞说;利用合作自主发现;利用自信互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和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