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73.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17-01
  慢性盆腔炎属于女性慢性炎症,在临床妇科中较为多发,致病因素较多,如免疫因素、衣原体感染以及产后手术等[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以及异位妊娠等。笔者选取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于本院,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心病患者[2]。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中,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9±2.1)岁;病程2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3.4±0.2)年;38例已婚、4例未婚。观察组42例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8±1.9)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3.5±0.4)年;37例已婚、5例未婚。两组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4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患者具体病情程度为依据,给予甲硝唑(安徽东盛友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g,国药准字H34023168),每天2次,每次250~1000mg,行静脉点滴;给予克林霉素(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按C18H33ClN2O5S计0.3g,国药准字H20113197),每天维持在600~900mg之间,行静脉点滴;给予庆大霉素(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40mg,国药准字H10930066),每天维持在70~100mg之间,行静脉点滴。
  1.2.2 观察组 观察组42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自拟清宫汤加减治疗,药用白芷、黄柏各10g;赤芍、茯苓各15g;蒲公英、金银花、红藤各30g;丹参、丹皮各12g。若患者湿热过重,可加苍术10g;若患者有腰膝酸软症状,可加牛膝、杜仲,分别为12g、10g;若患者疼痛症状严重,可加川芎、元胡各6g;若患者瘀血过重,可加桃仁、红花各6g。行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可再给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1.3 判定标准 三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 参照《妇产科学》第五版[3]有关慢性盆腔炎的療效标准判定:①痊愈:不规则出血、性交痛、包块、以及腹部压痛感均完全消除,白带量恢复正常,自觉不适症状完全消除;②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白带量减低,自觉不适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中痊愈3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中,痊愈14例、好转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主要指女性内生殖器比如卵巢、输卵管子宫等产生炎症,同时也包括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产生炎症。盆腔炎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引发、输卵管妊娠、弥漫性腹膜炎、不孕症以及宫外孕等。为了使妇科盆腔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极为重要。
  甲硝唑、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行静脉点滴,能够起到消炎的作用。在中医学上,慢性盆腔炎属于“产后发热”、“腹痛”以及“带下病”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湿热或感受外邪而引发,其发病与肝、脾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性。自拟清宫汤随症加减,能够起到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有研究[4]表明,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本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研究。另外,笔者认为,在给予甲硝唑、克林霉素以及庆大霉素等西药治疗时,需要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保证用药剂量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从而使患者获得最理想的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月利.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80-2081.
  [2]李月芬.周繁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5,02:347-349.
  [3]李清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8:106-107.
  [4]董莉,丁伟平,寿之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09:2291-2293.
  (收稿日期:2015.09.07)
其他文献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到终末阶段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控制急性左心衰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在于早期处理。近年来,我院对急诊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在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DD和LVESD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探讨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BOY038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
目的: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胃炎胶囊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合胞磷胆碱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根据云南中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遗传学是众多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但目前存在教学时数少、课程内容量大、“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由于课程质量决定人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头
高血脂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症状,临床分型有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型高血脂症。老年人的能量需要量和基础代谢率降低,因此,老年高血脂症的发病率较高,本研究对我院老年高血脂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熏蒸结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31膝)和对照组(25例33膝),治疗组术后予以海桐皮汤熏
目的:观察目标性康复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运动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目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