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的一生:吴桢对民国时期及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专业的贡献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桢先生作为民国时期较早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教育者,曾在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多年,抗战初参加"伤兵医院"的社会服务,后到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任社会工作室主任,又至华西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大学社会行政系任教,期间撰文宣传医院社会工作,译介西方最新专业书籍,并初步探索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改革开放后,吴桢担任江苏省社会学会会长,重视社会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积极研究当代犯罪社会问题,最早系统宣讲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学科重建和专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走到今天,作为摸索中的实践者已然明确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变革。然而深入省思后方发现,这些因素都指向学生。我们的关注点和落脚点
语感,就是语言意识,它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观迅速的感悟、领会和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