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分析中山市小榄地区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院前死亡规律,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前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小榄地区2004年1~12月院前死亡的10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7例院前死亡中内科以猝死为主,占61.7%,外科以外伤居首位,占17.75%,交通事故占7.47%.死亡病人年龄以青壮年为主,40岁以下占57.94%,以男性为主,占69.15%,男女之比为2.24:1.出车平均反应时间为8.64分钟,出车半径为0~15公里.结论 院前死亡以猝死为主,且以青壮年男性为主.重视院前急救,加强院前应急救治队伍急救能力建设,加强普及全民的急救常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前死亡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对流动人口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6236例,其中以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3076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前)作为对照组,以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3 160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前检查次数、住院分娩率、满意度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前检查覆盖率、住院分娩率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合并DIC抢救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20例剖宫产合并DIC产妇的抢救配合护理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静脉穿刺置管是保证抢救顺利的重要护理措施,深静脉穿刺置管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两者在输液的流量、流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观察、早发现、早处理DIC的早期症状以及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是抢救剖宫产合并DIC病人成功的关键。
目的 探讨CRRT治疗MODS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插管术建立血液通路,使用血透机对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CRRT治疗,血流量为150~250ml,置换液为3.0~4.0L/h,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严密监护,密切观察及处理,防止并发症等.结果 进行CRRT治疗者生命体征平稳,氧合指数显著上升,昏迷时间短.结论 MODS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CRRT治疗,可保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