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实验比较了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单独和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对小鼠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将剂量为300μg/kg或600μg/kg的hGCSF注入感染隐球菌小鼠腹腔,一组小鼠感染前3天,另一组感染后1天开始每日1次给药,而氟康唑(管饲法)于感染后1天开始给药,剂量为每日3mg/kg或5mg/kg,选择此低于最适剂量以观察hGCSF和氟康唑之间的关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比较了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单独和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对小鼠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将剂量为300μg/kg或600μg/kg的hGCSF注入感染隐球菌小鼠腹腔,一组小鼠感染前3天,另一组感染后1天开始每日1次给药,而氟康唑(管饲法)于感染后1天开始给药,剂量为每日3mg/kg或5mg/kg,选择此低于最适剂量以观察hGCSF和氟康唑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在临床上B波紫外线(280nm~320nm)和(或)A1波紫外线(340nm~400nm)照射治疗往往可以缓解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明显改善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的皮损,而这一临床抗炎效应与局部前炎症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下降有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病征处理方法治疗性传播疾病(STD)。这种简单的治疗流程是以病人出现的病征,即由不同的(或主要的)微生物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来对STD病人进行治疗。由于STD的临床诊断并非总是准确,用于实验室检查的时间又可能延误治疗而使传染期延长,因而考虑需对病人进行病征处理。
在今天的标准抗银屑病治疗中没有人反对使用包括皮质类固醇、维生素D3、蒽林、焦油类、UVB光疗、光化学疗法、维甲酸类、细胞抑制剂和(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喋呤。这些方法对患银屑病的一定人群确实有效。
作者回顾性调查了27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的54个特异性皮肤浸润病灶,以分析其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所有病例随访达204个月或至患者死亡,平均随访54个月。结果:27个病灶显示中度致密浸润,22个为高度致密浸润,5个为轻度浸润。血管周围块状浸润占优势,约33.5%,其次为弥漫性或结节状浸润,各为31.5%,1例为带状浸润。
尘肺可合并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广为人知,但尚无合并自身免疫性水疱病的报道。该文报道1例尘肺患者发生寻常性天疱疮,死于曲菌性肺炎,并就尘肺与免疫异常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褪黑激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体内试验表明对肿瘤细胞生长和不同类型的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从而能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本品还能抑制取自硬皮病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结节病是由于对各种抗原激发的细胞免疫反应过度所致,主要是T淋巴细胞由于这一过程的激发而增生、活化。
银屑病中关节及甲受累相当常见,而累及银屑病性甲下末端指骨及真皮者则少见。作者报告2例银屑病性甲厚皮骨膜炎(POPP)的新病例,并与以往文献中8例作了比较。所有病例改变相似,具甲病,软组织增厚,侵蚀性骨损害的放射学改变和末端指骨的骨膜反应。
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有效,耐受性好,但它的生物利用度差,血浆半衰期短,每日需多次服药。万乃洛韦(valaciclovir)是阿昔洛韦的L-缬氨酰酯,口服后迅速并几乎完全转变为阿昔洛韦,生物利用度为口服阿昔洛韦的3~5倍。该研究比较了万乃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
在特应性个体中,郎格罕细胞、真皮树突状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通过IgE的高亲合力受体结合单体IgE。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细胞上IgE高亲合力受体能充当聚集抗原的功能。在体内依赖IgE的IgE高亲合力受体的抗原递呈可能主要通过降低特应性个体发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阈值,不断产生抗原特异性IgE,最终导致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反应的发生。
近年来已经发现幼年慢性髓性白血病(JCML)在神经纤维瘤病(NF)患儿中的发生率较高,且有着多种皮肤表现,包括幼年黄色肉芽肿(JXG)。这三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该文通过5例病例报告并回顾1951年以来的有关文献,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