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学习障碍透视及破解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将教材与生活割裂,将理论与实践脱钩,导致学习产生了各种障碍。通过对学习障碍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这些障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障碍格式化辩证破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69
  由于受传统教材的束缚和旧有学习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学习方面的各种障碍,从而扭曲了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学科价值。
  障碍一:单纯就文本而论文本,把教材与生活割裂,缺乏思想源头的活水。
  思想品德教材只不过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的一种载体,它本身不具有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但学生对教材的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把它作为自己学习的蓝本与依据,再加上教师在教材使用上的误导,导致学生对教材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与寄托,从而人为地割裂了教材和自己周围生活的各种联系,陷入了纯理论学习的误区。学生以这种心态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必然产生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不良后果。
  對策1: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一种理论或者学说的理解和接受,更是要借助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认识、分析和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思想品德课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策2:开通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人为地割裂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必然联系,这也是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得到深刻的教育,应该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障碍二:简单定位和存储教材,把道理格式化为知识,缺乏自我内化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本身不仅仅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更是一种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从思想品德课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的理论知识,更是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方法。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作了简单理解。为考试而学习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认识的主流,他们把思想品德课中做人处世的道理格式化为一种纯知识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对策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
  明确的目的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学生不单单是在学习一门课程,更是在塑造自我、成就自我,从而教育学生把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看成自己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在为自己“充电”。
  对策2:构建活力机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知识的内化过程就是学生思考问题、联系自身实际并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情操等非智力水平的过程,那么,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则成为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当积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障碍三:片面认识周围的社会,陷入狭隘的思维定式,缺乏辨证认识的观点。
  受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的限制,青少年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缺乏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他们往往只看到社会生活的消极一面而忽视其积极一面,思维不免陷入狭隘。
  对策1:辩证认识问题,培养健康完整的人格。
  北京市文汇中学校长李仲秋谈教师教育学生的问题时说:“从一个人成长来说,中学阶段只是人生很小的一段,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不可能一一教他解决。所谓做人的教育,就像学习知识的方法一样,是教给他一生成长有用的方法。”因此,教师需要教给学生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观察自己周围的社会生活,明确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分清社会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从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养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策2:参与道德体验,在实践中实现自我完善。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青少年学生完全可以将自己从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获得体验。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感悟,提高了认识,升华了情感并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了自我完善。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既不能将这门课程看作单一的德育课程,也不能把它定位为纯粹的文化知识教育课,从而人为地割裂学习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引领学生拨开层层“迷雾”,帮助他们突破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障碍,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学科价值的理性回归。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
【摘要】随着我国对地质项目资金投入的扩大,地质项目预算管理也重新得到了重视。但在新形势下,地质预算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使得地质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低下.本文阐述了地质项目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了目前地质项目预算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若干改善地质项目预算的建议;笔者认为,良好的地质项目预算工作是地勘项目经费效用最大化的良好保证,可切实保证地勘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质调查;预
废水经过处理后,相关部门要对废水水质进行检测化验,使其符合我国水质使用标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效果。废水水质检测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计算机的掌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这自然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建设应用式课堂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打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有效构建高中数学和谐课堂.
基于Fluent对1 10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温度与速度等流场进行预测,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布置SNCR喷射系统。然后,对喷射系统的雾化液滴与烟气的混合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还原
[摘 要]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可克服学科间知识、思想的禁锢,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适应当前高考及社会的需求。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加强其与物理化学知识的渗透。  [关键词]生物 物理 化学 渗透 同位素示踪法 光学知识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物学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各门学科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因此必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