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修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发展融合的国际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多维度践行,日渐形成各国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的系统,尤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各国人民命运之牵连更是得到高度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与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的互联互通、人类文明的共建共享”(肖玉飞,2017:60)。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在某些方面的趋同与一体,而非一味追求所有层面的模仿与统一的机械化进程,因此在国际交往中融入共情理念成为有启示意义的思维模式与实践操作。由于共情在产生路径、效果测量等方面存在研究细微化特征,难以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当前各航标处建设的一站式值班管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架构和功能;从服务航标管理运行保障和航标站的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以帮助用户全面掌控辖区航标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应急处置的进展,提升航标故障处置和应急反应的分析决策能力为目标,研究建立为保障辖区航行安全的现代化管理机制。该机制可以在各航标处推广应用,对提高各航标处的值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一站式值班系统 标准规范 实时动态
摘 要: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要点和构建生物知识框架的基础。教师采用组织实验探究、绘制图表对比、绘制集合图解、绘制概念图、利用课程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可以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集合图解;概念图;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理性选择,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逻辑关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着特定的生成逻辑,从世界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