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中的客观环境氛围和主观的情感氛围。和谐的教学氛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和谐 教学氛围
学习氛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的环境氛围,一个是主观的情感氛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过分强调教师的师道尊严,教师成了“知识权威”、“道德偶像”,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一、多一些尊重
在课堂上没有什么比学生的尊严更加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才能互动,课堂才会出现其乐融融的局面,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需求。试想,当自己的人格无缘无故被人侮辱,是怎样的尴尬和伤心?教师要尽可能多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一贯表现,尽可能多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不说恶意的伤人的话,伤学生自尊的话。虽然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未成年人,可他们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应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他们。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对待,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如果只把学生看成单纯的教育对象,而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必然会导致空洞的说教和漫无边际的唠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教学中的“丑小鸭”,也就是后进生,他们一般对同学、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实施对这些学生的转变,首先要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此,教师就要放下架子,通过有意识的活动、谈话,缩短与这些学生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关心与爱心,从而激发强烈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心。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如何做到“高效低耗”,显然,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快捷、有效的方法。再次,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无数的要求,同样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提出要求,只要学生的要求合理,教师就应给予尊重。 学生生性好动,要求在课间展开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再合理不过的要求,可个别教育者怕学生玩得太过火,不能得到更好地休息,影响下一堂课的学习,只是一味地制止学生不许打乒乓球,不许打篮球,不许玩无聊的游戏,不许……这太多的“不许”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在学生看来,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这么好玩的游戏,全都被他们所尊敬、所爱戴的老师粗暴地否决了,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对教师失去信赖感、崇敬感。教师的天职不仅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还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地成长,而对学生课余活动的大面积制止,又何谈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对学生课余活动的合理要求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和支持,否则教师渊博的学识在学生心中也会失去光彩。
二、多一份真诚
有些同学由于长期表现不好,常受老师的批评,父母的埋怨,同学的责怪,渐渐养成了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的性格。此时,教师的“真诚”会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解开冻结在他们心中的坚冰。把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大声训斥,确实简单,表面上看问题似乎已解决,但学生却总是“虚心接受,坚持不改”。因为他们对这种暴风骤雨般的训斥已习以为常,已产生了“抗体”。他们并没有心服口服,只是迫于老师的威严罢了。因此,我认为作为一教师,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这些学生,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位置,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和他们促膝交谈,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和他们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从心里喜欢上这位老师,并努力学好该门功课。
三、多一份微笑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教师的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学生,带给学生以温暖,带给学生以爱。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教师冲学生微笑,这表达了教师内心的感情是喜欢学生,乐意见到学生。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无论是课内课外,教师都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多对学生说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踊跃举手、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而课外,也必然会出现学生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喜欢围在教师身边蹦蹦跳跳的场面。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永远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在教育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心灵在快车道上沟通交融。
四、多一些幽默
有人说幽默是生活中的盐。教学幽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优化学生个性。例如我们上到了关于西双版纳这一课。我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讲。我告诉他们,那儿的树木十分奇特,其中有一种叫做望天树的树长度可高达七八十米,人在树下,忘其直入蓝天……我突然问道,树高达七八十米,是个什么概念啊?大家议论纷纷,我大声地狠狠的说道:“摔下来一定死!”、“哈哈哈哈……”同学都大笑,我跟着他们一起笑了。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一句小小的笑话,使大家紧张的神经得到了放松。如此看来,我们幽它一默岂不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中学)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和谐 教学氛围
学习氛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的环境氛围,一个是主观的情感氛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过分强调教师的师道尊严,教师成了“知识权威”、“道德偶像”,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一、多一些尊重
在课堂上没有什么比学生的尊严更加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才能互动,课堂才会出现其乐融融的局面,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内在需求。试想,当自己的人格无缘无故被人侮辱,是怎样的尴尬和伤心?教师要尽可能多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一贯表现,尽可能多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不说恶意的伤人的话,伤学生自尊的话。虽然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未成年人,可他们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教师应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他们。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对待,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如果只把学生看成单纯的教育对象,而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必然会导致空洞的说教和漫无边际的唠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教学中的“丑小鸭”,也就是后进生,他们一般对同学、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实施对这些学生的转变,首先要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此,教师就要放下架子,通过有意识的活动、谈话,缩短与这些学生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关心与爱心,从而激发强烈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心。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如何做到“高效低耗”,显然,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快捷、有效的方法。再次,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无数的要求,同样学生也可以对老师提出要求,只要学生的要求合理,教师就应给予尊重。 学生生性好动,要求在课间展开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再合理不过的要求,可个别教育者怕学生玩得太过火,不能得到更好地休息,影响下一堂课的学习,只是一味地制止学生不许打乒乓球,不许打篮球,不许玩无聊的游戏,不许……这太多的“不许”一定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在学生看来,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这么好玩的游戏,全都被他们所尊敬、所爱戴的老师粗暴地否决了,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对教师失去信赖感、崇敬感。教师的天职不仅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还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地成长,而对学生课余活动的大面积制止,又何谈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对学生课余活动的合理要求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和支持,否则教师渊博的学识在学生心中也会失去光彩。
二、多一份真诚
有些同学由于长期表现不好,常受老师的批评,父母的埋怨,同学的责怪,渐渐养成了自卑心理、“破罐子破摔”的性格。此时,教师的“真诚”会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解开冻结在他们心中的坚冰。把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大声训斥,确实简单,表面上看问题似乎已解决,但学生却总是“虚心接受,坚持不改”。因为他们对这种暴风骤雨般的训斥已习以为常,已产生了“抗体”。他们并没有心服口服,只是迫于老师的威严罢了。因此,我认为作为一教师,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这些学生,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位置,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和他们促膝交谈,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和他们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从心里喜欢上这位老师,并努力学好该门功课。
三、多一份微笑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教师的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学生,带给学生以温暖,带给学生以爱。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教师冲学生微笑,这表达了教师内心的感情是喜欢学生,乐意见到学生。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无论是课内课外,教师都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多对学生说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踊跃举手、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而课外,也必然会出现学生主动与教师打交道,喜欢围在教师身边蹦蹦跳跳的场面。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永远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在教育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心灵在快车道上沟通交融。
四、多一些幽默
有人说幽默是生活中的盐。教学幽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优化学生个性。例如我们上到了关于西双版纳这一课。我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讲。我告诉他们,那儿的树木十分奇特,其中有一种叫做望天树的树长度可高达七八十米,人在树下,忘其直入蓝天……我突然问道,树高达七八十米,是个什么概念啊?大家议论纷纷,我大声地狠狠的说道:“摔下来一定死!”、“哈哈哈哈……”同学都大笑,我跟着他们一起笑了。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一句小小的笑话,使大家紧张的神经得到了放松。如此看来,我们幽它一默岂不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