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血管再通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模式血管再通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的疗效。

方法

1例中年女性患者,因突发神志不清1 h入院,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史,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经知情同意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

结果

由于栓塞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复杂性,先后尝试支架取栓、球囊碎栓、接触性动脉溶栓等手术办法均未再通闭塞血管,最终采取导管抽吸血栓技术将闭塞血管开通,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结论

本病例提示多模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联合应用是再通闭塞血管的有效手段,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12年8月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36~68岁,平均(52.0±11.0)岁.测量初次手术后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局部曲度、钢板与上、下间隙的距离.二次手术时对节段数量≤2个且不伴严重后纵韧带或黄韧带骨化的9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