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生态文明教育于高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uqiu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因而,生态文明意识必将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帮助他们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在高中地理、化学、数学、语文等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已有文献论述。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类内容未见文献资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1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相关知识点教学,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我们认真研究了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的各种版本,发现其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穿插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深入挖掘这些结合点,把物理知识和有关生态文明的事例结合起来,既能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生态文明信息,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1.1 应用物理教材本身的环保素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且把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永续发展的意识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一个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教材中知识点有意向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方面延伸,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平顶山的煤炭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厂就有七座,值得自豪。但是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令人担忧,粉尘污染严重。在“静电的防止和利用”一节中,讲静电的应用时,以当地火力发电厂的“静电除尘”为例:火电厂是以煤作燃料的发电厂,每天排出的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煤粉和灰尘,不仅浪费煤炭燃料,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利用静电除尘可以大大减少烟气中的煤粉和灰尘,对于净化环境十分有益。再如:在“热学”的教学中,通过介绍能量耗散和能量品质降低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带来的能源枯竭、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习惯。
  1.2 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入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及其危害实例,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结合课堂教学,我们收集了大量生活中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及其危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看,讨论,通过身边的破坏生态的大小事件及对人们造成的危害,生动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活动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例如: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教学中,播放“高空抛物砸伤行人、损坏车辆”、工人日报刊发的“2008年8月28日中午,从一趟列车中扔下一个啤酒瓶,砸在巡线民警的身边,迸起的玻璃碎片把民警腿划开了一个5厘米长的口子” 、环卫工人为打扫路面垃圾而被车辆撞伤或撞死、行人踩到西瓜皮或香蕉皮滑倒等视频和新闻图片,根据高度、物体质量、火车运行速度、动摩擦因数等数值,设置相应练习题,让学生讨论、计算造成上述危害的力学原因,找出导致伤害的人为因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高空抛物、行车抛物、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既破坏环境,又危害他人,是典型的缺德行为。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高中物理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除了基本操作技能外,更加强调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实验操作和数据观察,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从文明实验习惯的养成和实验课程的具体环境两个方面以实际行动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1 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开始,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前,做好预习,仪器摆放力求一次到位,桌面整洁;做实验时要求保持桌面整洁,操作规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节约实验材料、水、电等;实验完成后要进行认真整理,达到桌面整洁,仪材摆放有序(和实验前一样)。良好实验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习惯。
  2.2 在实验课程的具体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明白节约能源、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自觉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例如:传感器应用实验“声光控开关”演示实验中通过“声光控开关”的功能演示及相关技术数据使学生了解到:声光控开关白天受光控自锁,有声音也不开灯,当环境光线变暗并有说话(或脚步声)时,它立即开灯,且照明1分钟左右,自动关闭。声光控开关可以杜绝长明灯现象,延长灯泡寿命6倍以上,节电90%以上。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观察,使学生意识到教室、宿舍人走灯灭的必要性,也是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
  3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研究性学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高中物理新课标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自然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并选择问题进行研究,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研究性课题及丰富多彩的案例和背景材料,尤其是贴近生活的现实材料;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书,以及在互联网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教学中,我们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命题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资源建设,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进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3.1 通过课题研究类命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课题研究类命题,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文献研究等。例如:平顶山市实验高中探究性学习选题参考中这些题目:A。平顶山市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B。平顶山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C。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D。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E。生活中的各种燃料来源、价格、性能的调查;F。家庭耗能结构调查;G。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H。太阳能的发展前景及利用;I。风能的发展前景及利用;J。平顶山市民的文明素质调查;K。物理(其它学科)与生态文明建设等等。其中学生选择研究的A、J两项获得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F项获得市级一等奖;E、H项获得市级二等奖。
  3.2 通过项目(活动)设计类命题研究,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项目(活动)设计类命题是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探究性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科技类项目的设计,可以是一种活动,也可以是一件作品。例如:平顶山市实验高中探究性学习选题参考中这些题目:A。全自动洗衣机漂洗省水策略;B。太阳能热水器安放角度问题研究;C。流动厕所水箱的节水装置研究;D。太阳能热水器注水观测仪的设计;E。居民小区节水系统方案设计;F。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G。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等等。其中学生选择研究的A、D项获得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E项获得市级一等奖;F项获得市级二等奖。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亲身体会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切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幸福,同时也体会了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增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使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熟悉的生活实例结合起来,传播生态文明信息,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逐步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培养了生态文明习惯,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素质,增强了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他文献
我家坏习惯的拥有者,非爱喝酒的爸爸莫属,家里人都叫他“酒鬼”。一次,家里来了亲戚,爸爸高兴极了,拿出一瓶白酒与客人开怀畅饮。席间爸爸不停地举起酒杯笑着说:“你是贵客,我先敬你
课改不仅仅是改课程,是将课程、课堂、资源、考试等内容改革融为一体,尤其突出以考试改革倒逼课程改革的课改行动,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为让以上课改精
物理概念是由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如果不使学生首先掌握物理概念,就不可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讲清物理概念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
如果有人问,办法有好坏之分吗.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但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好办法,什么是坏办法。就很难回答了。因为,同一个办法,别人用可能是好办法,而你用则可能是坏办法:也可能
语文课程应是开放的.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这一媒介,在听、说、读、写、背等多种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广义知识观,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只重视陈述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知识)的教学,忽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2)把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等同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把解题方法名称显性地编印在讲义中,学生死记硬背。当面临问题时,教师可调用(if/then)表述的程序性知识来回答“怎么办”。如果考察一下学生在认知结构上的原因,就会发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缺少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文结合作者亲身经历介绍了Micro-teaching的实践过程,并阐述了其评价标准,最后概述了Micro-teaching的作用及启示。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