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抗HBsAS单链抗体A-15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增加该抗体在培养基中的产量.方法 改变工程菌的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以观察这些因素对单链抗体表达的影响.另外,加入不同浓度的蔗糖、甘氨酸和Triton X-100,以考察三种化学物质对单链抗体在培养基中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工程菌培养4 h后,加终浓度0.5 mmol/L IPTG诱导表达8 h为抗HBsAS单链抗体A-15较
【机 构】
:
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北方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抗HBsAS单链抗体A-15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增加该抗体在培养基中的产量.方法 改变工程菌的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以观察这些因素对单链抗体表达的影响.另外,加入不同浓度的蔗糖、甘氨酸和Triton X-100,以考察三种化学物质对单链抗体在培养基中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工程菌培养4 h后,加终浓度0.5 mmol/L IPTG诱导表达8 h为抗HBsAS单链抗体A-15较佳的表达条件.终浓度0.3 mol/L蔗糖,2%甘氨酸和1%Triton X-100同时加入诱导时的培养基中,可使培养基中表达的单链抗体亲和活性分别增加16.78倍.经测定抗HBsAg单链抗体A-15在培养基中最终表达量为7.4 mg/L.结论 抗HBsAg单链抗体A-15的分泌表达条件得到优化,表达量明显提高,这为更有效地制备该抗体用于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免疫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的48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患儿28例,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VIG 400 mg/(kg·d),连用5 d;或IVIG 1g/(kg·d),连用2 d.对照组患儿20例,予更昔洛韦(GCV)5~10 mg/(kg·d)连用5 d.并予对症支持治疗.选择2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健康儿童CD4
本研究用胶体金法、酶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现报道如下。
目的 以基于Logistic回归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VCA/IgA、EA/IgA、Rta/IgG和EBNA1/IgA等EB病毒抗体不同组合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11例初治鼻咽癌和203例相似症状的非鼻咽癌病例的血清,采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及E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ta/lgG和EBNA1/IgA.对各种的抗体组合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健康对照组10例.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维生素E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HBeAg及肝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明显降低(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血清维生素E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CHB患者血
目的 调查山西省部分地区的虫媒病毒,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2007年7月和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通过组织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 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SX0765、SX0766、SX0767、SX0771、SX0789、SX0790、SX0793、SX0794、SX0795、SX0796均为
目的 对2008年分离自辽宁蚊虫的乙脑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其全基因组特征.方法 使用针对乙脑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引物,RT-PCR扩增片段,完成对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应用Chstal X(1.83)、ATGC(V4)、DNAStar、GENEDOC(3.2)、Mega(4.0)等生物学软件完成全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乙脑病毒LN0828株基因组全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地区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中,HLA-DRB1*1301/1302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LADRB1*15011150
1概述干扰素-β(ineterferonbeta,IFN-β)在历史上又称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Fibroblast interferon,Fi-IFN,F-IFN);I型干扰素(Typ-1 interferon;)pH2-稳定干扰素(pH2-stable interferon);R1GI因子等。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E7嵌合DNA疫苗pcDNA3 L1-E7并研究其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效应.方法 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DNA3 L1-E7.重组质粒DNA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用ELISA方法 检测L1、E7特异性抗体和脾细胞分泌的IL-2、γ-INF;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 L1-E7.免疫小鼠后,重组质粒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