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youmy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参芪地黄汤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同时,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GWAS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IgA肾病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映射得到共同靶点.通过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并对其迸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筛选出参芪地黄汤有效活性成分68个,预测潜在靶点200个,筛选出IgA肾病疾病靶点2038个.其中,参芪地黄汤有效活性成分参与IgA肾病的靶点总共有96个.构建了96个节点,1985条边的PPI网络模型,其中关键靶点为MAPK1、CXCL8、Akt1、IL-6、jUN、TP53、VEGFA、TNF、MMP9和PTGS2.GO富集分析涉及到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缺氧应答等.此外,KEGG富集分析结果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信号通路及TNF信号通路.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IgA肾病协同发挥作用,为参芪地黄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其他文献
“第三届中日肝癌高峰论坛”5月15日以线上中英双语云直播形式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和日本近畿大学Masatoshi Kudo教授担任论坛名誉主席, 中日两国20多位肝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线共同交流探讨了肝癌诊疗的经验和新迸展.rn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孙惠川教授做了题为“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的专题报告,孙惠川教授指出,中国肝癌患者总体生存较差, 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属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而转化治疗可以为这部分患者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