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12月21日,美国黄石公园的火山洞熔岩爆炸。加州发生10.5级强烈大地震,一瞬间地层下陷,陆地应声崩裂,洛杉矶的大楼被震得拦腰断裂倒向地面,高架公路折断,行驶中的汽车、建筑物跟着掉进地底……
不只美国,欧洲的梵蒂冈教堂因为地震而整个坍塌;西斯汀教堂屋顶的创世纪壁画龟裂了;里约热内卢的耶稣像也倒下,震得粉碎;大海啸紧随而来,全世界的沿海城市因为板块推挤,全都掉进海里;甚至连海拔6000米以上的西藏也难逃洪水的灾难……
惊心动魄的毁灭景象都在2009年11月上映的好莱坞新片《2012》中出现。观众看得过瘾,也留下许多省思。
这是德国籍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继1996年《独立日》、2004年《后天》之后的又一灾难片新作。
《2012》以玛雅历法为故事开头,叙述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这一天,全世界将发生地震、海啸,灾难接踵而至。国家领袖为此刻意隐瞒,准备放弃民众秘密造船,只拯救权贵人士和拥有优良基因的人。一名平凡的作家无意间发现这个机密,要力图挽救家人。
艾默里奇说,《2012》的特效画面比过去拍过的片子还惊险,是他从影以来规模最大的灾难片。对海浪着迷的他在学生时期就拍摄灾难片,毕业作品《1997时空毁灭者》描述的正是2012年人类面临水灾危机,此片还获选为1984年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片。
“《2012》的规模是我看过最大的!”男主角约翰·库萨克也呼应导演。他说,当初一看到剧本就欲罢不能,电影交织着视觉特效、人性光辉,呈现有如史诗般的浩大场景。库萨克在片中要躲避火球和崩裂的地层,看得观众紧张万分。那这些是怎么拍的?他笑着说,其实他只是在片场对着大片蓝色布幕独自一人演戏,再由工作人员合成特效画面。但他仍希望观众分不出那是特效,还会疑惑地问:这些场景是怎么打造的?
《2012》的末日故事构想源自制片人哈洛德·克罗瑟。他和艾默里奇是认识超过20年的好朋友,原本是音乐老师的他为《后天》作曲,还在美国号召百人乐团、合唱团、打击乐手为电影配乐。
克罗瑟认为艾默里奇的《独立日》结合科技、特效,为灾难片开创了新的拍摄手法,不仅有笑有泪,也有幽默。有一天两人聊着聊着就谈到“2012”这个话题,两人都很兴奋。克罗瑟在网络搜寻“2012”,发现许多关于末日的讨论,便说服艾默里奇再拍灾难片。
有趣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议题引起全球关注,国际娱乐圈近来充斥灾难题材的作品,这些好莱坞名人是否也以身作则过低碳生活呢?
库萨克说,他在芝加哥没有汽车,为了节能减碳他改骑电动自行车。
克罗瑟说,西方政治领袖与其指责中国、印度增加碳排放量,不如协助他们改变现况,“快快发展绿色科技”。
而艾默里奇又如何落实低碳?《2012》上映前夕,这位亿万身价的导演接受《远见》专访,谈论拍片理念、全球暖化。也提醒大家在欣赏灾难特效之余要珍爱周遭亲友。
不只美国,欧洲的梵蒂冈教堂因为地震而整个坍塌;西斯汀教堂屋顶的创世纪壁画龟裂了;里约热内卢的耶稣像也倒下,震得粉碎;大海啸紧随而来,全世界的沿海城市因为板块推挤,全都掉进海里;甚至连海拔6000米以上的西藏也难逃洪水的灾难……
惊心动魄的毁灭景象都在2009年11月上映的好莱坞新片《2012》中出现。观众看得过瘾,也留下许多省思。
这是德国籍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继1996年《独立日》、2004年《后天》之后的又一灾难片新作。
《2012》以玛雅历法为故事开头,叙述2012年12月21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这一天,全世界将发生地震、海啸,灾难接踵而至。国家领袖为此刻意隐瞒,准备放弃民众秘密造船,只拯救权贵人士和拥有优良基因的人。一名平凡的作家无意间发现这个机密,要力图挽救家人。
艾默里奇说,《2012》的特效画面比过去拍过的片子还惊险,是他从影以来规模最大的灾难片。对海浪着迷的他在学生时期就拍摄灾难片,毕业作品《1997时空毁灭者》描述的正是2012年人类面临水灾危机,此片还获选为1984年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片。
“《2012》的规模是我看过最大的!”男主角约翰·库萨克也呼应导演。他说,当初一看到剧本就欲罢不能,电影交织着视觉特效、人性光辉,呈现有如史诗般的浩大场景。库萨克在片中要躲避火球和崩裂的地层,看得观众紧张万分。那这些是怎么拍的?他笑着说,其实他只是在片场对着大片蓝色布幕独自一人演戏,再由工作人员合成特效画面。但他仍希望观众分不出那是特效,还会疑惑地问:这些场景是怎么打造的?
《2012》的末日故事构想源自制片人哈洛德·克罗瑟。他和艾默里奇是认识超过20年的好朋友,原本是音乐老师的他为《后天》作曲,还在美国号召百人乐团、合唱团、打击乐手为电影配乐。
克罗瑟认为艾默里奇的《独立日》结合科技、特效,为灾难片开创了新的拍摄手法,不仅有笑有泪,也有幽默。有一天两人聊着聊着就谈到“2012”这个话题,两人都很兴奋。克罗瑟在网络搜寻“2012”,发现许多关于末日的讨论,便说服艾默里奇再拍灾难片。
有趣的是,随着全球变暖的议题引起全球关注,国际娱乐圈近来充斥灾难题材的作品,这些好莱坞名人是否也以身作则过低碳生活呢?
库萨克说,他在芝加哥没有汽车,为了节能减碳他改骑电动自行车。
克罗瑟说,西方政治领袖与其指责中国、印度增加碳排放量,不如协助他们改变现况,“快快发展绿色科技”。
而艾默里奇又如何落实低碳?《2012》上映前夕,这位亿万身价的导演接受《远见》专访,谈论拍片理念、全球暖化。也提醒大家在欣赏灾难特效之余要珍爱周遭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