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形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技术的运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6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形不同,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所运用的技术也不同,运动员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各个地形的技术,才能够在比赛过程中,尽量的减小体能消耗,取得满意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了缓下坡、平隐患地段;斜坡上坡、下坡和平原地段等地形中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技术的具体运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技术;运用
  越野滑雪属于冬季运动项目,该项运动能够提高人们的心肺功能,提高人们的耐寒能力,还能够培养人们坚毅的品格。越野滑雪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滑行技术,第二类是自由滑行技术。自由滑行技术运动得当,能够十分有效的提高运动员成绩,但是同样对运动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自由滑行技术在缓下坡、平原地段的运用
  自由滑行运动员如果在缓下坡、平原地段进行滑行,可以应用两种技术,一种是徒手蹬冰技术,另一种是一步蹬冰与推进滑行相配合技术。运动员如果采取的是右脚单支撑滑行,则支撑的腿应该保持屈髋、屈踝的状态,让身体上部处于前倾状态,左手雪杖需要保持水平,放到前方下垂位置,而右手雪杖则应该保持向后上方的状态。右腿滑行过程中,运动员的左腿应该向前摆动,与保持10-14°角,此时滑行运动员的主要重心都在左腿上,以此同时运动员蹬动右腿,前侧弓箭步也逐渐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运动员的膝关节逐渐展开,蹬动动作完成之后,运动员的全部关节都展开。当运动员的腿蹬动工作完成1/3时,左腿已经接触到雪地,此时重心也由左腿转移到右腿。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将滑雪杖放在胸前位置,所产生的阻力要明显低于滑雪杖放在体侧所产生的阻力。运动员躯干与大腿距离越近,产生的阻力也就越小,这是因为此时姿势,运动员身体迎风面积非常小,因此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因为运动员滑行的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比较小,滑行的步子就会比较大,因此滑行动作频率也有所降低,因此此种滑行方式更加的经济安全。如果运动员需要快速滑行,可以将双臂都固定在前胸位置,保持不动,这样身体上部就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如果运动员运用的是徒手蹬冰的滑行技术,最好应用低姿势滑行方法,因为此种滑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气阻力。如果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应用此种滑行方法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一步蹬冰与推进滑行相结合的滑行技术注重的是协调关系。此种滑行技术协调关系非常复杂,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身体上部会倾斜,需要双臂来进行撑杖,每一次滑步都需要运动员蹬动腿,而每一次蹬动腿都必须完成展腿动作。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左腿部位上的滑雪板处在坡面上,和运动方向保持15°以上,但是20°以下的角度,为了使左腿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运动员可以将支撑腿进行展膝运动,运动角度为35°左右,展髋角度为30°左右。运动员蹬动完成之后,右腿呈现屈膝状态,逐渐的将重力转移到左腿,上体逐渐的伸展。双臂直接面向前方,慢慢屈肘直到达到直角。同时两肘侧平举,手送至头部水平,然后双臂下垂。为了减小速度的损失,在左腿滑行时,所有预备动作应在单支撑自由滑行时稳定和不减速的情况下完成。单支撑滑行时,运动员的身体重心移向脚的前部,准备腿的蹬动和撑杖。在左腿蹬动时,运动员积极地展开膝和髋关节,雪板用内刃滑行。单支撑滑行技术的基础是平衡。平衡能力强,平刃滑行技术好,才能做出其他动作。
  二、带有斜度的上坡、下坡和平原地段中的运用
  自由滑行技术在带有斜度的上坡、下坡和平原地段滑行中,最有效的滑行方法是单支撑蹬冰滑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侧蹬技术。侧蹬技术是速度滑冰、短道速滑以及雪上项目中“蹬冰步”技术动作的独特成分,是提供该类项目前进动力的技术来源。单支撑滑行的周期由双臂撑杖、单腿蹬动和单支撑自由滑行组成。动作开始时,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位于后侧面,上臂位于后方,摆动腿自由地抬向侧上方。随着支撑腿和上体的伸展,摆动腿屈膝,开始引向保持运动方向的支撑腿。随着双臂送向前方(腰部水平),运动员开始充分伸开支撑腿的膝关节,同时展体。当展体达80°(与水平线),运动员结束向前送雪杖,逐渐屈肘90°,手抬到头部水平,运动员的上体稍转向摆动腿的一侧。在结束支撑腿的自由滑行后,运动员开始屈体,摆动腿引向前侧方,雪杖置于雪面,右杖约成70°,左杖约成80°。当摆动腿落地时,在支撑腿屈腿下蹲的同时,开始蹬动。这种情况下,摆动腿向前侧方运动,连同雪板与运动方向成16°~ 24°,运动员将体重从支撑腿移向摆动腿。支撑腿屈向蹬动腿。这时,左腿同时屈膝125°~130°,屈髋80°~ 90°,屈踝60°~ 70°。运动员必须积极地将体重从支撑腿移向蹬动腿,这不仅是为了支撑腿屈膝时减轻对肌肉的负荷,增加外展的蹬动力,同时也为在最后的阶段中保障更有效的蹬动。腿完成蹬动的效果取决于腿的支撑姿势。支撑腿的屈度越大,蹬动的角度就越小,蹬动的水平分力就越大。
  三、缓上坡、中等坡度地形中的运用
  运动员一般在小坡和中等坡度上采用两步蹬冰同时推进滑行技术。当运动员左腿单支撑滑行时,支撑腿在自由滑行时要深屈,膝关节成110°~ 115°,当左雪板与运动方向成16°~ 22°平行滑行时,支撑腿平稳地展开膝关节、髋关节,上体伸展成8°~ 10°倾斜。此时,支撑腿的伸展,大大减轻了运动员在滑行中的肌肉静止紧张现象。蹬动腿蹬动结束时应屈膝,并慢慢地引向支撑腿。双臂从后的姿势中开始直摆向前方、小臂自然弯曲,摆杖高度不应高于头部。在单支撑滑行中,预备动作的穩定性有助于保持滑行速度。在完成预备动作后,运动员应完成促进加速的技术动作,积极地屈膝、屈髋、蹬动,这时脚后跟紧压雪板。运动员的体重从支撑腿移向摆动腿,这时运动员有力地向前摆腿。有效蹬动产生的优越条件:减小了蹬动的垂直力,降低了支撑体重的蹬动腿的肌肉负荷,大部分体重从蹬动腿移向支撑腿。在滑行中运动员的上体要保持前倾姿势,这样可以减小风的阻力。腿蹬动的角度取决于腿支撑的姿势,支撑腿屈腿越大,蹬动的角度就越小,蹬动的水平分力也就越大,但同时也增加了肌肉的紧张度。运动员身体重心的移动要快、彻底,这是决定蹬动力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滑行速度的重要因素。所以运动员在滑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提中心,重心交换,蹬动时机和前倾姿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不同地形越野滑雪自由滑行技术的运用的确有明显的不同,运动员必须掌握所有的技术,同时能够依照地形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技术,以此确保滑行过程中,体能消耗最低。现如今,我国滑雪运动员对自由滑行技术的运用还不熟练,需要多加练习,多加总结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 闫乃鹏. 影响高山滑雪运动员滑行阻力的主要因素[J]. 冰雪运动. 2006(05)
  [2] 李晓明,周冉. 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J]. 冰雪运动. 2006(04)
  [3] 朴成龙,张智伟,郝世花,程德君. 浅谈跳台滑雪中起跳技术与空中飞行动作[J]. 冰雪运动. 2004(05)
  [4] 张少伟,陈民盛.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爆发力”性质的探讨[J]. 冰雪运动. 2003(03)
  [5] 单兆鉴. 中国滑雪运动之最[J]. 冰雪运动. 2002(03)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的重要策略,现在已经被很多学校、教师采用。激励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扩大教学模式
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案导学"课程模式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获得学校以及教师的认可和欢迎。针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案导学"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和反思,希望给予我国教育
摘 要:若想要使微型机械陀螺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就要提高微陀螺制作过程中对于随机误差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总体来讲,普通方差不具备重叠交叉式方差那么大的置信范围。为了深刻认识重叠交叉方差对于微陀螺随机误差认识辨别的优越性,论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证明,重叠交叉方差能够充分有效的对于微陀螺的随机误差进行认识辨别。  关键词:微型机械 随机误差 机械陀螺 重叠交叉式方差  
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
摘 要:30t龙门吊啃道是电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在施工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而一旦出现了故障,其运行的质量就可能会受到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  关键词:龙门吊;路基;行走轮;台车;轨道  某30t龙门吊站在运行了半年之后就出现了大车行走轮出现了局部啃轮的情况,而运行的时间越长,其啃轮的现象就越严重,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备好课对提高科学课效率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备好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知道教学的重难点,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其次要备学生,要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明白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何處。再次是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信息储备,二是相关知识准备,三是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四是实验材料的准备。  教师在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如,教学“土壤与植物”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理念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了我们喜欢的教学方式。它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