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婚期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家的那一天,我没想到学科专程从上海赶回来为我送行。站台上,他满眼泪花,哽咽着:“咱的发小里边,就你一个穿上了军装,到部队好好干,干出个样儿来!家里的事,你不用管,有我在!”
  学科是我最亲密的发小,很小的时候,我俩立志长大后去当兵。只是学科不争气,没把眼睛保护好,小学时就近视了,当兵的理想也就夭折了。我能穿上军装,他自然很欣慰,也有一些“小妒忌”。这一点我很清楚,所以,很少在学科面前谈论多彩的军营生活。
  到部队后,学科几乎每个月都给我来信。在信中,他谈到家乡的路变得越来越宽,楼盖得越来越高……学科更关心我在部队的情况,叮嘱我刻苦训练,听首长的话,尊重战友。他常在信中说:“人世间最纯的情感是同学情、战友情,这两样你小子都占了,偷着乐去吧……”
  只是,有些事学科绝口不提。他不提,父亲却在信中详细告诉了我——学科每隔两三天总会到我家一趟,帮我父母管理田地,喂猪圈羊,翻盖旧房;我父母生病,学科像亲儿子似的,送他们上医院,寻医问药。
  远在军营的我,在信中从未对学科说一个“谢”字。我知道,一旦说出那个字,学科一定不高兴,会在信中把我狠狠地骂一通。
  当兵第三年的春天,我收到了学科的好消息——他的婚期定在农历六月初八。他说:“方便的话,能不能回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做了新郎,你必须做伴郎!”
  给学科回信前,我先向指导员请示,指导员表示:如果没有特殊任务,准假!于是,我给学科回信:“不出意外,一定回家探亲,做你的伴郎。”
  学科很高兴,专门寄来一张结婚照,照片中,他和媳妇笑得很灿烂。然而那年夏天,部队驻地发生了洪灾,我和战友们在抗洪大堤上一连坚守了半个月。临行前,我匆匆给学科写了信:“我得抗洪,回不去了,兄弟,新婚快乐……”
  抗洪归来,部队召开表彰会,我荣立三等功。兴奋之余,我又有些遗憾,因为我没有兑现承诺,没能做成学科的伴郎。
  很快,我又收到了学科的信:“我还没有举行婚礼,就等你回来。我和家里商量好了,在农历十一月初十举行婚礼,你提前安排一下,冬天应该不会抗洪了吧……”
  那一刻,我落泪了。学科为了让我担任他的伴郎,居然推迟了婚期。我在信中告诉他:“冬天,一定回去!”
  谁知那年冬天,部队驻地一连发生了两起强台风,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部队被抽调到抗击台风的第一线。出发前,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给学科写信:“这一次,我又让你失望了,当兵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请你一定理解!祝你们新婚幸福!”然而,学科又推迟了婚期。我在完成救灾任务后收到了他的来信:“我等你!”我赶紧回信说:“婚礼事大,不要等我,别因为我一个人让双方家长为难、让媳妇为难。”
  次年春天,学科在信中说:“定于今年‘五一’举行婚礼,你一定回来啊,我等你!”
  那一刻,我再也不敢对学科做出任何承诺,只是说:“这一次,不管我能否回来,你一定得把婚礼办了,不然,咱不是兄弟!”
  那年“五一”,因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我再度让学科失望了。学科却铁了心要我做他的伴郎,他把婚期推至农历六月十九,他在信中说:“兄弟,我的婚礼上不能没有你!”
  在一次闲聊中,我把此事告诉了战友们。战友们感慨万分,指导员听了也很激动,他说:“你的这位发小,与你的感情深之又深,更对军队和军人充满特殊的情感。他这辈子没机会穿上军装,把所有的梦和情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他死心塌地讓你做伴郎,不仅仅是想让自己最好的兄弟见证人生最幸福的一刻,他更希望让当兵的梦想伴随自己的一生——有一位身为军人的伴郎,恐怕是他一辈子最踏实、最骄傲、最感恩的事啊!”
  指导员的话说进了我的心坎儿里。在指导员的建议下,战友们搜集了一大包子弹壳,制作了五套弹壳饰品,包括“百年好合”“双喜临门”“梦想可贵”等图案。
  “这是同志们送给你那位发小的礼物!”指导员将弹壳礼物塞入我的背包,还有一封他写给学科的亲笔信。信中言道:“你有一颗执着的心,你有一份追梦的情,你和军人一样重情重义,有股子血气,难能可贵!我和我的战友,祝你们新婚幸福……”
  下了火车,夜色正浓,学科和爱人已在站台上等候多时。几年不见,自是百感交集,我把战友们的礼物交给了学科。学科满脸震惊,颤抖着手,捧着、亲吻着,泪水簌簌而下。
  婚礼当天,面对亲朋好友,司仪当场宣读了指导员的信,众亲友听后,感动不已。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婚礼上播放的音乐,居然有三首军歌,分别是《小白杨》《说句心里话》《军中绿花》。
  作为一名地方青年,学科的婚礼上充满着浓浓的军味,学科的血脉中奔涌着不息的理想。他没能成为一名军人,骨子里却时刻涌动着对绿色军营的炽热向往。
  归队之时,学科照例到车站送我,塞给我一包家乡特产,他说:“把这些拿到部队去,给咱们的战友尝尝!”情不自禁中,我举起手臂,向我的好兄弟敬了一个军礼。
  如今,学科的儿子晓兵已读初中。他最担心的是晓兵因学习压力过大而损伤视力,时常把晓兵赶出书房,让他到操场上运动。只要有时间,他便把我叫到家里,给晓兵讲述军营的故事。
  学科的心思,我懂。
  (推荐者:荷之韵)
  (发稿编辑:丁娴瑶)
其他文献
宏大公司要招聘一名人力资源部主管,最终面试入围了三个人。留下哪一个,得由老总墨老板决定。这天,墨老板亲自对三个入围者进行面试。第一个叫张甲,有多年国企的工作经验。他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第二个人叫李乙,是海归人士,有国外名牌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博士学位。李乙直奔主题,把目前宏大公司人事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题一一指出,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说得非常到位。第三个叫王丙,是个文艺青年,资历和前两位没法比。
周末傍晚,八卦岭景区的胡主任突然接到汇报,说有个外国游客到现在还没走出景区,估计是迷路了。  原来,这天上午有个叫汉斯的德国游客慕名来到景区,他跟出租车司机约好,下午五点在景区门口等他。那个司机下午提前来到了景区,还跟汉斯通了电话,汉斯说他还在山上。可到了五点钟的时候,汉斯并没有出来。司機再打电话联系,汉斯却关机了,估计是手机没电了。司机担心汉斯出事,就赶紧跟景区联系。  胡主任心里一惊,八卦岭景
有位读者来信说,他特别喜欢推理故事,也想学着创作,可是总觉得凶杀啊绑架啊这些警察才能接触到的事儿离自己特别远,不知道如何积累素材。这位读者的困惑让我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两则真实案例。第一个案子发生在火车上。乘警在巡车时看到,有个女乘客给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冲奶粉,而她用的竟然是凉水。乘警自己也有孩子,他知道,冲奶粉对水温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用40度左右的温水。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女乘客
当年,老师用“鼻子靠墙”的绝招惩戒犯错误的学生,他心中不服;长大后,他才体会到了那片良苦用心……严老师人如其姓,对学生相当严厉,她常说:“学生再自觉也是孩子,一味和风细雨,不是爱,是害!”严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有绝招:鼻子靠墙。学生面墙而站,鼻子一定要贴在墙上,这可太丢脸了,即使是成绩最好的班长也曾鼻子靠过墙。这么着学生个个怕她。偏偏黄大河鼻子没靠过墙。黄大河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即使上课也不消停
杰拉教授近几年来都在研制时空穿梭机,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时空穿梭机足以让人穿越到一千年前,考虑到美国历史还没那么长,杰拉教授特意找来了自己的三位中国学生王新、任夏和张灵安,让他们穿越回古代的中国看看,也试验一下穿越的效果。三个人听完,兴奋极了,他们商量了一圈,觉得回太平盛世没啥意思,最后决定去北宋末年的乱世体验一把。  不过,穿梭机目前最多只允许每个人携带50公斤的物品穿越,而且,穿越一次要
这天中午,大伟出差刚回来,就被几个哥们儿拖去喝酒,一直喝到下午三四点钟。最后,两个哥们儿搀大伟回家,老婆扶他上床,安顿好,大伟这一觉,睡到半夜才醒来。大伟醒来后脑袋又沉又涨,嗓子发干,他想喝点水,可又担心吵醒了老婆,就轻轻地坐了起来。就在这时,大伟无意间发现对面那幢楼里出现了异常:虽然整幢大楼漆黑一片,但二樓有一户窗子里像是有手电筒光,一闪一闪的,还映出了两个黑影!二楼是老魏家,怎么不开灯啊?是不
一张决定输赢的麻将牌不翼而飞,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悲剧……  老汤退休后,经常和三个老哥们凑到一块儿打麻将。这不,春节刚过,吃吃喝喝走亲戚都告一段落了,老哥们几个就又窝进麻将室里开了局。说来也怪,老汤的牌技、手气一向不错,可今天几圈下来,他竟一把也没赢,输了不少钱。  大冬天的,老汤急得额头渗出汗来,平时输点钱也就罢了,偏偏这次不能啊,明天老娘要进医院动手术,医院让交四万块钱的押金。老汤七拼八凑才
高考状元住过的酒店房间,俗称“状元房”,这样特别的房间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秦汉光在暖家酒店做了十年的经理。酒店坐落在市二中对面,平时生意普通,可到了高考的日子就一房难求。今年高考又要来了,秦汉光有两件大事:一件是酒店高层换人了,新老总姓吴,青年才俊,高考這几天会过来看看;第二件事,自己的宝贝儿子秦明越今年要在二中参加高考,秦汉光早就安排好了,将602房间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他清楚地记得,602
老林是一家小采石厂的爆破员,年初采石厂发生了一场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那一天,老林为了排除一枚哑炮,进入了爆破区,可还没采取措施,那枚哑炮突然炸响,老林当时就被震晕了。老林是在医院醒来的。医生告诉老林,他的左耳耳膜被震裂,只剩一点残余听力,要佩戴助听器才行。老林摇了摇头说,有一只耳朵就够用了,还花那冤枉钱干啥?医生说,如果不及时补救,左耳会完全失聪。老林却笑了,说这样以后更方便,听见喜欢听的就
王旭和董晓晓是两口子,王旭是上班族,董晓晓在家当全职太太。这天一大早,董晓晓做了一大锅海鲜粥,王旭“稀里哗啦”吃完后,顺手就吞了一颗维C。董晓晓当即就炸了:“跟你说了多少遍,海鲜不能和维C同吃,你咋又吃?”王旭一听不乐意了:“一大早的发什么疯?吃了会死?”董晓晓不说话,拿过手机就上网,接着,把手机放在王旭面前:“你自己看,微信上说得清清楚楚的!”王旭一把推开手机:“不可理喻,微信里谣言还少吗?专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