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6151A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效应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和MTS通用材料试验机研究了SiCp/6151Al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变形行为和增强颗粒的尺寸对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在不同应变率下的SiCp/6151Al复合材料,增强颗粒尺寸小的流动应力高于增强颗粒尺寸大的流动应力.根据位错强化理论中的Hall-Petch关系对这个结果进行了解释.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微损伤-微带形成的影响,并根据微带(microband)形成的双位错墙理论(donble dislocationwalls),分析了增强颗粒对复合材料微带损伤及力学性能影响的微结构效应.
其他文献
从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1950年代开始钴-60治疗以来,到现在放射线的医疗应用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其原理是尽可能在正常组织损伤小的情况下,利用射线的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特别快,现阶段4G技术的应用更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4G网络通信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涉及到的技术、应用、
为获得所要求厚度的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研究了镁合金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实验方案,运用综合平衡法对每个方案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厚度和膜层的硬度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因
本文从5G无线通信发展出发,就5G通信场景服务需求现状进行了论述,并针对5G技术演进路线作出了全方位的总结,通过新的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将推动5G技术不断向前前发展.
介绍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磁力起动器中的应用,梯形图绘制,硬件接线方法.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简称分会)于2010年1月起正式实施"疾病研究中心"计划."疾病研究中心"是以某种疾病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多中心研究机构,由1~2位首席专家(及牵头单位)和中心单位(20家以内)组成,承担该疾病的系统研究、编写诊疗指南等任务.经分会常委会讨论通过,首批成立银屑病研究中心等8个全国疾病研究中心,并聘请16位相关疾病领域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各疾病研究中
本研究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中的CD133+细胞,并检测lxn,bcl-2,c-myc在CD133+与CD133-细胞中表达,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材料与方法1.主要试剂:免疫磁珠分选设备及试剂(CD133Microbead Kit,human),流式抗体[CD133/2(293c3)-PE]均购自德国Miltenyi公司,兔抗人lxn多克隆抗体(ab10348
期刊
观察了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的Al/Al2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达到570℃时包裹着Al核的非晶Al2O3壳开始破碎.研究了非晶Al2O3膜的破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材
移动通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入了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是在业务接口到用户端的结构位置,采用无线接入技术,如:短波、卫星等,实现了各种类型的业务接入,体现
电源就如同是通信系统的血脉,只有保证了电源能够稳定的流淌,才能确保通信线路的正常运转.文章介绍了通信电源的现存情况及发展方向,并详尽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电源可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