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1987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从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最后引导学生的思想的在阅读中升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怎样才能把阅读课讲“活”、讲“动”、讲成功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教学谈几点意见,和大家商量。
  一、阅读前要巧妙设置问题
  学生们在初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样,如果一节新的阅读课,老师一上来就领着学生读课文,就象教幼儿背唐诗一样,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够在阅读前围绕课文的题目,巧妙设问,启发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构思这篇文章,来设想这篇课文的内容,尽管同学们设想的内容可能距离课文内容相差很远,但只要是有益的,就应当把它作为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补充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兴趣。在讲课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首先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而是在把课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后,一连串写下了这样五个设问:①课文写的是什么人,是男的还是女的?②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儿?③师傅将把奶送给哪些人?④如果送给你想象的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⑤发生了你所想象的事情,师傅该如何正确处理?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说是个男师傅,有的说是女的;有的说送给老人和小孩,有的说送给病人,还有的说送给有钱人家;有的说师傅可能生病了仍坚持送奶,有的说师傅可能摔伤了还忍痛给客户送奶,有的说天下雨了师傅冒雨送奶,有的说家里没人师傅一直在等,直到把奶送交客户手里等等。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带着兴奋和各种设想打开课本,进行阅读,起到了较好效果。
  二、阅读中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我们纠正“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的一些老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老师满堂提问、学生竞相抢答的智力竞赛,这是对教学互动的曲解。真正的互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深刻,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用心程度、深入程度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课能否讲“活”的关健所在。因此,我们不要小看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从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们没有发现的问题,老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及时启发和诱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只要师生互动的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会令你满意的,有时甚至会使你意想不到的。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的问“红军为啥不坐汽车走大路,非要走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干啥?红军战士为啥不多穿些衣服呢?”有的问“军需处长是干啥的?”还有的问“为啥说被大雪覆盖了的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将军咋能听到脚步声说话呢?脚步声咋会说话呢?”这些问题反映出,生长在当今时代的孩子,由于对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知之不多,使得他们对红军战士的行为很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革命前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课文最后“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的反问,从而帮助同学们真正弄懂“丰碑”的含义。
  三、阅读后要组织好学生间的互问互答
  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组织好学生之间的问题解答,既是师生互动的重点,又是讲“活”阅读课的难点。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老师又哄又奖,只有几个学生“动”;要不就是说“动”一起“动”,满堂闹哄哄,都在说,没人听。因此,课堂上要避免“动”不起来,使“动”而不僵;又避免“动”极失控,使课堂“动”中有节,对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因此,作为老师,要善“导”,必须首先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对同学间提出的问题,相对简单的尽量让性格内向或反应较慢的同学回答,增强他们参与互动的勇气和自信心;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要让那些性格外向反应敏捷的同学来回答,即使他们答不出来,大多不会放在心上,反而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总之,必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互动中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名“活跃分子”之间,如果那样,阅读课即使讲“活”了,也是失败的。
  四、最后引导学生的思想的在阅读中升华
  评读作为一节课的归纳和小结,在阅读课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和内在思想的表达。只有把这种思想感情传达给了学生,使学生把文章巧妙的表达方式与健康的思想内涵结合起来去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课才是成功的。因此,老师在评读中必须体现学生这一主体,善于从学生们的问答中去发现和归纳正确的观点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更高的层次升华,最终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课文的主题思想上来,实现了课堂上“活”的气氛与学生们“动”的思想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之目的。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还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思考和分析课文内容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提高。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这个看似互动的教学活动其本质上是学生在被动进行阅读学习,他们的语文阅读思维发展较慢。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善于质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促使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使他们在阅读学习中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 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 邹明.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J].湖南教育,2001,(12).
其他文献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也在逐步好转,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各方面的的配套设施也在逐渐优化完善。但是从整体建设
新理念下对教材如何理解、如何把握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备好课尤为重要,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充分研究,资源共享.rn1.课前备课要充分到位,应做好“四备”rn备教学
摘要:交流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但如何有效交流却不是所有人都掌握的。表达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表现自己的方式。无论是对企业或者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个人的前景,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学生表达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
墙体裂缝是砌体结构的建筑经常遇到的问题,裂缝直接影响建筑的外观,严重过的也会影响到结构强度,导致耐久性和整体性的降低,更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刚度不够而导致房屋倒塌。本文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但建筑行业管理仍不规范,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仍存在诸多漏洞,从而诱发腐败。如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建筑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履行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职责。  1.建筑市场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招投标条例的颁布,使工程招投标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总有一部分人千方百计的
【摘 要】建筑外墙渗漏是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缺陷,出现渗漏很难找到源头,为此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极其关键,本文在分析渗漏基础上,提出解决外墙渗漏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外墙渗漏;环境气候因素;砌体结构;基层抹灰;装饰的控制  外墙产生渗漏是砌体工程较常见的质量缺陷,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房屋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用轻质空心砖作为填充外围护墙体,砌筑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当出现
摘要:语文教学中,最令师生敏感的话题当属写作教学。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常常苦思冥想仍无话可说、无情可发。如何让小学生动起笔来快乐写作,发挥想象力呢?这就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东西,激发他们想象和幻想的翅膀,让他们奇妙的心灵世界敞开,在想象的天地里驰骋,就可以冲破现有的知识局限,充实文章的内容,开拓写作的思路,让学生不受开拓写作的思路,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益重视培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也有了较大进步,化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得到了更新,这些变化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化学对学生逻辑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
加强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对建设单位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理论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主动控制工程造
建筑工程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使用条件及卫生条件,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活动、工作生活质量,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建筑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