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熟化方式对苦荞粉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调味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苦荞粉为原料,研究炒制、烘烤、蒸煮、挤压膨化4种不同熟化方式对苦荞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芦丁、槲皮素、抗氧化活性、水溶性(WSI)、吸水性(WAI)以及色泽的影响.结果 表明,熟化方式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芦丁、槲皮素含量等.其中烘烤方式中芦丁、槲皮素含量分别为9.39,0.18 mg/g,与未熟化的苦荞粉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是4种熟化方式中最高的;炒制方式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10.63 mg/g,是4种熟化方式中最高的,挤压膨化次之;蒸煮方式是4种熟化方式中芦丁、槲皮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最低的,但却显著提高了WSI和WAI (P<0.05),色泽差异变化最大;挤压膨化方式中WSI和WAI最高,淀粉含量为67.45%,蛋白质含量为9.32%,芦丁、槲皮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仅高于蒸煮方式.文章主要为苦荞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艺支撑,促进了我国苦荞的利用和开发,丰富了苦荞产品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麻辣火锅底料中可能添加的7种鲜味剂进行研究,发现1号风味膏、2号风味膏、3号风味膏、酵母提取物呈酸性,1号鸡精、2号鸡精、味精靠近中性;7种鲜味剂在pH值为7时,其鲜味表达最充分;7种鲜味剂的最适口浓度:1号风味膏为0.40%,2号风味膏为0.30%,酵母提取物为0.30%,3号风味膏为0.40%,1号鸡精为0.20%,2号鸡精为0.30%,味精为0.60%;发现麻辣火锅底料中影响鲜味剂的鲜味被人感知主要受咸、甜、辣三大因素影响,其中食盐最适合鲜味剂鲜味表达的浓度分别为:1号风味膏、2号风味膏、2号
为了提高早酥梨醋的产量及品质,该实验以工业化菌种为研究对象,研究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添加对总酸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碳源添加方式以及氮源和无机盐的添加范围,利用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获得较优发酵培养基.结果 表明,早酥梨汁中分3批加入总量6%的蔗糖可促进发酵,提高总酸含量;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为:早酥梨汁中添加氯化铵0.27%、硫酸镁0.23%、磷酸二氢钾0.05.采用此培养基进行早酥梨醋发酵,总酸含量可达到57.03 g/L,与优化前培养基相比总酸含量提高了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