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
【机 构】
:
安徽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
【基金项目】
:
2016-2018年度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科研项目(2016MHD110020021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来源富血供肿瘤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病理证实的腹盆腔及腹膜后富血供肿瘤的CT资料,结合文献进行CT征象探讨和误诊分析。[结果](1)29例中,胃肠间质瘤(GIST)9例,副神经节瘤8例,Castleman病(CD)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3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各2例。定位准确率96.6%(28/29),定性准确率82.8%(24/29),定病准确率69.0%(20/29)。(2)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快进慢出"的是副神经节瘤、间质瘤、IMT和CD;呈"持续渐进性强化"的是SFT、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病灶内低密度区渐进性强化的是SFT、IMT、CD和平滑肌瘤;(3) GIST好发于腹腔,分叶状,坏死范围大且多位于中心,易与肠腔相通形成"气-液"平面,邻近肠系膜血管常增多、增粗;副神经节瘤好发于腹膜后中线区,边界清楚,囊变、坏死常见且散在分布,部分呈"星芒状"改变,肿瘤以内部血管增多为主;CD好发于腹膜后肾门水平,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较均匀,边缘渗出,周围可见多发"卫星灶",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SFT好发于肠系膜区或髂血管旁,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呈分叶状或匍匐状,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区及增粗血管影;IMT好发于肠系膜区,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边缘可见渗出和增粗血管影,密度不均,内可见索条状低密度影或片状粘液变性区;平滑肌瘤好发于腹膜后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容易粘液变性,增强后低密度区和实性成分均渐进性强化,与子宫肌层密度相仿;平滑肌肉瘤好发于腹膜后间隙或下腔静脉旁,分叶状,坏死明显,可见肿瘤血管生成,易侵犯下腔静脉。[结论]腹盆腔及腹膜后间隙起源的富血供肿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CT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定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金属Sc作为贮氢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固溶体中H的浓度高等特点。与其他材料相比,Sc用于中子发生器的离子源或靶膜材料时,中子产额不理想但能在较短时间里达到稳态中子产额,
针对某生产车间特殊工艺产生的排气放空噪声,设计了小孔喷注扩张式复合消声器,并利用CFD软件Fluent进行了消声器的流场仿真分析。建立了二维轴对称的简化模型,求解选用了大涡
介绍沙棘分段的目的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分段研究产品沙棘油的质量及药用价值分析,论证分段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沥青路面是我国路面的主要型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料材料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导致的路面铺层性能不均匀是造成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和消除各施工环节中
文章通过回顾内蒙古气象局在2013年全面推广地面、高空观测业务一体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总结了一体化工作经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下一步全国全面
城市快速路具有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的双重功能,在道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在满足了城市中长距离、快速高效等交通需求的同时,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也层出不穷,比
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努力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对临汾一中篮球技术课进行了教学试验,比较深入地探索了多媒体反馈教学的特点、
由于高含盐采出水中氯离子浓度和矿化度很高,为了实现油田高含盐采出水的回注,除了降低石油类、COD和SS的含量外,还要去除其中大量的无机盐类。文章研究了对某油田高含盐采出水
针对25 nm商用Flash存储器,利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60Coγ射线源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先后进行了总剂量效应和单粒子效应实验。实验中器件先辐照30 krad(Si)的γ射
基于中国台风网CMA-STI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对1949—2016年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发生异常偏折的地理位置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并将其分为五个区域。对各区TC路径异常偏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