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化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试图给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如何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自身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27-002
一、引言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不竭动力。高校学生担负着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是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群体,他们敢于实践将想法创造成为现实,是创新的主力军,响应创新时代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另一方面,新时代下创新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环境,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毕业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更严峻。人社部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大学毕业人数以5%增长率攀升,其中2019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34万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市场都受到冲击,就业压力比往年更大,2020年上半年比2019年上半年就业人数减少137万人。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如何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关乎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有关调研显示约两成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拥有浓厚的兴趣,约五成的学生比较感兴趣,只有一成的学生对此没有任何好感[1],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但是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知晓度不够高,真正关注的学生所占比例仅约为20%[2]。总体上参与者数量较少仅占7%左右,尤其是与创业相关的活动参与者更少,创业的大学生在我国创业者占比不到4%,而其他发达国家的比例是我国的5-8倍不等[3]。另外从结果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存活率不到5%。从最初的兴趣到关注到付诸行动再到最后的成功,层层困难原因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无法得以实现。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充满热情,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最后实践并成功者少之又少,种种困难都在打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以下是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认识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竞争的机会较少,不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是通过电视剧小说等出现的美化理想化的创业情节了解的,对于行业的现状、资本收购、市场操作和风险评估等缺乏了解[4]。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动机根据罗亮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创业动机是金钱,反映出较严重的功利化[5]。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动机”发现,高校学生的参加动机主要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兴趣研究拓展、积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只是为了通过此途径修够必要的学分或从众心理等原因违背了活动的举办初心。再者通过对南京某高校学生创业比赛的参赛项目的分析,大多数创业项目着眼于与学生相关的工商业方向,如培训班、文创用品等,极少数与农业养殖业有关。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要求高校学生开拓创新创业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工商业,潜力巨大的农业养殖业有待开发。综上可见,无论是从创新创业动机还是创新方向等,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偏差。
2.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提出的,创新能力概括起来是指个体综合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在某领域产生某一独特新颖、有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6]。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的含义可以具体到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成功创新创业的基石。高校学生大多经历的是填鸭式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能力未被很好地开发培养,特别是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面对现实中创新创业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实验失败、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等风险,心理承受压力巨大,加之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往往会让一个创新项目以失败告终。虽然有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创新创业项目以资金短缺结束,但资金短缺背后暴露的问题往往更加严重,比如项目的发展前景是否与时代相适应、个人经营管理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让自己的项目渡过难关,需要一颗不怕困难经得起打击的心灵、理智的分析和过硬的理论知识。
4.了解相关信息不够全面
第一点是对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比赛的报名信息获取闭塞,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不知道有自己专业方向的创新比赛,导致直接错过比赛。第二点是虽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但关注者不多,很多创新创业的高校学生不够了解相关政策,不能及时有效享受到政策扶持。第三点是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匮乏,经验借鉴参考性不足。第四点是精品创新创业基本理论课程学习途径匮乏等等。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信息量极为丰富,但是想在冗杂的信息里寻找到真实可靠有效的信息却不容易。如何有效收集信息是一个困惑很多学生的难题。
三、对策分析
(一)自身能力培养
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前应摆正自己的初心,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了正确的初心,才能引领我们走得更远。在不断的试炼中确定自己的创新方向,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初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认真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并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线下创新创业课程,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想法是否适合创新创业,训练创新思维,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创业的基本步骤等。另外可以通过网络资料、老师、辅导员或学长学姐学习了解创新创业相关案例,借鉴成功和失败经验后活学活用到自己的项目中。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自身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27-002
一、引言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不竭动力。高校学生担负着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是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年轻群体,他们敢于实践将想法创造成为现实,是创新的主力军,响应创新时代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另一方面,新时代下创新创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社会环境,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学毕业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更严峻。人社部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大学毕业人数以5%增长率攀升,其中2019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34万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市场都受到冲击,就业压力比往年更大,2020年上半年比2019年上半年就业人数减少137万人。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大学生如何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关乎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有关调研显示约两成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拥有浓厚的兴趣,约五成的学生比较感兴趣,只有一成的学生对此没有任何好感[1],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但是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知晓度不够高,真正关注的学生所占比例仅约为20%[2]。总体上参与者数量较少仅占7%左右,尤其是与创业相关的活动参与者更少,创业的大学生在我国创业者占比不到4%,而其他发达国家的比例是我国的5-8倍不等[3]。另外从结果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存活率不到5%。从最初的兴趣到关注到付诸行动再到最后的成功,层层困难原因导致很多创新创业无法得以实现。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充满热情,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最后实践并成功者少之又少,种种困难都在打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以下是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认识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竞争的机会较少,不少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是通过电视剧小说等出现的美化理想化的创业情节了解的,对于行业的现状、资本收购、市场操作和风险评估等缺乏了解[4]。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动机根据罗亮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学生创业动机是金钱,反映出较严重的功利化[5]。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动机”发现,高校学生的参加动机主要有: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兴趣研究拓展、积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只是为了通过此途径修够必要的学分或从众心理等原因违背了活动的举办初心。再者通过对南京某高校学生创业比赛的参赛项目的分析,大多数创业项目着眼于与学生相关的工商业方向,如培训班、文创用品等,极少数与农业养殖业有关。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要求高校学生开拓创新创业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工商业,潜力巨大的农业养殖业有待开发。综上可见,无论是从创新创业动机还是创新方向等,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偏差。
2.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是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提出的,创新能力概括起来是指个体综合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在某领域产生某一独特新颖、有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6]。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的含义可以具体到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是成功创新创业的基石。高校学生大多经历的是填鸭式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些能力未被很好地开发培养,特别是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面对现实中创新创业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实验失败、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等风险,心理承受压力巨大,加之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往往会让一个创新项目以失败告终。虽然有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创新创业项目以资金短缺结束,但资金短缺背后暴露的问题往往更加严重,比如项目的发展前景是否与时代相适应、个人经营管理等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让自己的项目渡过难关,需要一颗不怕困难经得起打击的心灵、理智的分析和过硬的理论知识。
4.了解相关信息不够全面
第一点是对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比赛的报名信息获取闭塞,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不知道有自己专业方向的创新比赛,导致直接错过比赛。第二点是虽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但关注者不多,很多创新创业的高校学生不够了解相关政策,不能及时有效享受到政策扶持。第三点是可借鉴的成功案例匮乏,经验借鉴参考性不足。第四点是精品创新创业基本理论课程学习途径匮乏等等。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信息量极为丰富,但是想在冗杂的信息里寻找到真实可靠有效的信息却不容易。如何有效收集信息是一个困惑很多学生的难题。
三、对策分析
(一)自身能力培养
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前应摆正自己的初心,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只有坚定了正确的初心,才能引领我们走得更远。在不断的试炼中确定自己的创新方向,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初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认真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并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线下创新创业课程,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想法是否适合创新创业,训练创新思维,了解创新创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创业的基本步骤等。另外可以通过网络资料、老师、辅导员或学长学姐学习了解创新创业相关案例,借鉴成功和失败经验后活学活用到自己的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