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结核病的病理学诊断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01年2月病死的2例马鹿的送检病料进行涂片检查,发现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阳性杆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肺、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均见典型结核结节.对连续切片抗酸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见干酪样坏死灶内及与之临界的上皮样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内有大量抗酸阳性杆菌,结合当地兽医尸体剖检所述,诊断为马鹿结核病.
其他文献
患者,男,26岁,巴西籍华人,2005—05—11因发热3d,抽搐发作3h入院。入院前3d曾“感冒”发热,最高体温迭38.7℃,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鱼腥苹等药物后,体温降至37.0~38.0℃。入院前3h无明显诱
简单介绍了用于心脏电生理研究的动物模型,包括整体模型和单细胞模型.整体模型已从传统的麻醉状态转为清醒状态模型、心肌单细胞模型与分子生物学和克隆技术相结合在心肌电生
患者1,男,74岁,因憋喘伴左侧胸部疼痛1周,不能平卧,无发热、咳痰,于2005—04-11入院。患者于2005—03—19曾患广泛前壁+右室心肌梗死,给与溶栓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达180/100mmH
2005年11月~2006年4月本院收治2例在外院误诊为输卵管结肠瘘准备手术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并进一步检查排除原诊断,现分析总结如下。
在寄生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常用的虫体抗原有纯化难、制备有限和部分交叉反应等缺点.以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制备简单和易纯化等优点.本试验以EM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