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形象联想和符号意义产生都是经由广告审美意象生成而实现的,这种品牌联想和符号意义在给消费者营造一种"虚幻"的替代性满足的同时,也培育了一个"痴迷"的消费群体。对此,文化理论的先行者们已有深刻而尖锐的批判。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品牌形象联想转化为"符号经济"。建设而不只是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