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娅琴:走进学生,让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ting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90后”,加上个子较为娇小,在一群高中学生面前,许娅琴也像个学生一般。很难相信,她不仅教授他们知识,更带领着他们找寻学习的兴趣点,谋求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90后”,加上个子较为娇小,在一群高中学生面前,许娅琴也像个学生一般。很难相信,她不仅教授他们知识,更带领着他们找寻学习的兴趣点,谋求全面发展。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许娅琴甚至有些惧怕教师这个职业,在社会上历练了一段时间后,她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学校、回归课堂,找回当初就读师范专业的初心。兜兜转转,至今已是6年时间,令许娅琴开心的是,她不再像从前那般惧怕这个职业,相反,和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她的工作和生活充滿了乐趣,她也开始沉迷于教学,引领着学生不断向前迈进,“我已准备好将全部力量奉献给教育教学工作”,她目光坚毅,信心满满。
  许娅琴依然记得刚到永兴县第二中学时,内心无比紧张和激动。走进高一年级课堂,站起来的学生几乎都比她高一截,为了树立课堂纪律,许娅琴刻意表现出一副威严的样子,不苟言笑,始终和学生保持着距离。一段时间后,她察觉到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反而和学生的关系越发疏远,师生之间的信任值越来越低,以至于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目标。许娅琴知道,不能再如此下去。
  之后的课后时间,许娅琴主动找到学生,与他们聊学习、生活的近况,有时候也聊聊彼此的兴趣爱好,渐渐地,学生们愿意敞开心扉,和她说起各自的心事。许娅琴也终于明白,对待学生,威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平等对话,理解学生,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感,才能实现师生双赢。
  “在学生之间树立权威的最重要的法宝是教师自身的知识。拥有广博的知识,学生自然会尊敬你,崇拜你。”许娅琴说道。初涉高中教学,许娅琴的课堂没有太多技巧,最初甚至“不知道一篇课文安排几个课时适宜,更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幸运的是,学校里有经验的教师们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她参加各类型的比赛,不断帮助她打磨课堂,让她在实践中学技巧,明晰思路,把握重点。如今,许娅琴已经带过了一届高中毕业生,目前正带领新一届学生阔步前行。
  “当了班主任后,归属感更强了!”许娅琴介绍,从2019年当班主任以来,她真正体会到了作为班级“主心骨”的压力,同时也认为这是前行的动力。“学生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想到的人就是班主任。”在帮学生处理各种难题的过程中,许娅琴变得比原来坚毅了许多,原来遇事总退缩的她,在教育教学上变得无所畏惧,尤其是涉及学生的事情。一位学生曾对她说:“‘老班’,只要有你在,我们就很稳,什么都不怕。”许娅琴的坚定与担当感染了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敢于突破,在生活上勇于创造。
  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班级凝聚力,许娅琴每月都会安排一节“吐槽课”,让学生畅所欲言,把一直以来内心的委屈、想说的话发泄出来。也因为摊开聊,做到了有效沟通,班级学生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得以成功解决。
  “我上课不只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要让他们综合发展。”许娅琴介绍,如今,她的课堂更加自由,学生可畅所欲言,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各科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其他文献
他是穷山沟里的高考落榜生,却主持了5项国家级课题;他是乡村里的代课教师,却在全国做学术报告100多场;坚守三尺讲台近30年,他探索出了“智慧素养教育”,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评价;三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让他所领导的学校成为了全国基础教育的一张名片。他就是贾利民,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  为山里娃撑起一片天  1989年高考,贾利民以10分之差落榜,回到了大山深处的家乡──兴隆县陡子峪乡,
1996年,刚从四川省丰都师范学校毕业的熊天生,在组织安排下,扎根基层,成为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杏坛耕耘二十四载,熊天生做过普通的语文教师,当过德育主任、教导处主任,还担任过乡、镇总支书记兼教管中心主任,2017年10月,熊天生来到丰都一中,担任学校校长。无论身份、职位如何变化,对他来说永远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作为教育者,熊天生强调一种精致的平衡。他说:“教育无论是作为一门技术还是
在教师发展实践转向的整体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几近常识。然而,一个颇值得令人玩味的现象在于,一边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教育学者们,不断倡导并发掘中小学教师教育生活的经验与意义;另一边,却是实际创造了这些教育生活经验和意义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写作中集体失语。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持续的专业性阅读,使中小学教师不断抵近理论研究者,以实现表达的规范和学理。即便这是一种可行的策略,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九年前秋季开学后不久,我们班的留守少年——小陈同学收拾铺盖、背着书包离校回家,不读了。  之前,所有的老师,包括政教主任、校长,都多次找他谈过话,意欲让他珍惜在学校这一成长的黄金期,排除干扰,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练就一番本领后再去社会上建功立业也不迟。无奈,不知是执迷不悟,还是深执成伤,小陈就是听不进去,以至于后来索性用手捂住耳朵,
“清晖语文”,是杨灿与工作室成员一起总结出来的教育理念,也是团队未来的追求。何为“清”与“晖”?“清”是水的清净透明,是教师对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纯粹心境,“晖”是阳光的温暖明媚,是教师活成一束光,去打造有温度、有灵魂的教育,唤醒引导激励学生,培养温暖之人。不忘教育初心,以爱为梦护航,这便是“清晖”的含义。  杨灿始终认为“语文是富有温度的学科”。她说:“语文对于我们有两重意义:第
回首三年多来,故事于我究竟存在何种意义?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故事促进了我的自我成长。当我尝试着把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事件用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发现它帮助了我在叙事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薛晶晶  《做有故事的教育》是叙事者的“大家长”王维审老师“觉者为师”系列的第四本书了,一年一本,我从心底佩服这位高产的“大家长”。认真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偷偷在想,第五本会在2020年的三月还是四月推出呢,毕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回顾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总结了“一带一路”3年多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合作交流的内容、方式等做出了新的规划和畅想。这是一个全球合作共赢、相互协调发展的时代,“一带一路”让我们看到了人类连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人类创新和发展的历史就是连接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从树上下来,从
今年是南京大学在新生中首度试点使用住宿匹配系统。学工处郭老師介绍,学校通过该系统的调查,搜集了800 新生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学习特点、社交偏好,以及其他一些私人问题,来帮助评估新生的相似度。收集完学生的个人信息后,通过大数据整理的模式对学生的信息做分析。  南京大学2017级新生的学号顺序和宿舍安排,差不多都是按照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卫生特点、学习特点等“个人元素”来“合并同类项”的,生活习惯和
“在巨宫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著名慈善家卡耐基)。”或许是受这句话的启发,2008年6月26日,75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财富的85%,这笔价值375亿美元的捐款将有5/6落入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世界上最富有、最有智慧的两个人,在谈笑风生间,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慈善“巨无霸”。  在国外,企业家转做慈善很常见。“外在的财富并
GOOD TEACHER  袁卫国  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标兵,河南省书香班级班主任,驻马店市优秀班主任,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驻马店市五一劳动奖章。  加入名班主任工作室以来,我感受到了名师的深厚底蕴以及热心教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勤于实践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王梅冉老师是工作室主持人。实地观摩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