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0.140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主要由于湿胜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本证与西医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因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均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论治。急性泄泻西药效果快捷而好,而慢性泄泻相对病因复杂,西药对其治疗效果较差。慢性泄泻与脾肾功能密切相关;阳气不足水饮瘀阻肠络是此证的病因,病机关键所在;饮食不节,肝脾不调也可导致本证的发生,反复久泄又可引起气虚下陷,滑泄不止,阴竭阳脱危证。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根据四诊收集的依据,分析病情,明确发病原因,病程长短以及性质的寒热虚实,务必要以具体症情着眼,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发挥中药的特长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在门诊自2005~2008年以自拟白术升诃散为主辨证治疗慢性泄泻证3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主要由于湿胜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本证与西医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因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均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论治。急性泄泻西药效果快捷而好,而慢性泄泻相对病因复杂,西药对其治疗效果较差。慢性泄泻与脾肾功能密切相关;阳气不足水饮瘀阻肠络是此证的病因,病机关键所在;饮食不节,肝脾不调也可导致本证的发生,反复久泄又可引起气虚下陷,滑泄不止,阴竭阳脱危证。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根据四诊收集的依据,分析病情,明确发病原因,病程长短以及性质的寒热虚实,务必要以具体症情着眼,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发挥中药的特长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在门诊自2005~2008年以自拟白术升诃散为主辨证治疗慢性泄泻证3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