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术的改良研究与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实施改良小梁切除术的92例(134眼)进行分析.改良措施包括:术前全身用药或星状神经节阻滞将眼压降至正常;采用表面麻醉和2%利多卡因棉片浸润麻醉;取1点位用隧道刀做板层巩膜瓣;直视下行小梁切除,在小梁切除部位前房穿刺慢放房水;术中缝线松紧适中,术中散瞳,术毕睫状肌麻痹剂应用,尽早恢复前房.结果 随访3-6个月,手术成功92例(134眼),无失败者.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临床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EGb 761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影响.方法 大鼠48只经荧光金逆行标记后制备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EGb 761 150 mg/kg·d和生理盐水灌胃.在视神经损伤后4d、7d及14d观察视网膜铺片,进行RGC计数.结果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4d、7d及14d,RGC数量持续减少,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各时间
以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及非离子型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
目的 探讨高海拔条件下铁路施工人员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及救治特点.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126例青藏铁路工人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受伤眼别、就诊时间、上高原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性质、全身其他部位外伤及视力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致伤原因为机械伤共44例(34.92%).眼外伤性质主要为眼挫伤共52例(41.27%).其中43例(34.13%)有全身其它部位外伤,以颌面部、头颅四肢伤居多.入院时盲目者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LASEK手术25例50眼与同时期进行的LASIK手术的25例50眼,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均用Technolas 217Z准分子激光机,由同一位医生使用相同程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3月,对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周、1月和3月的屈光检查结果LASEK组等效球镜度依次为(+0.8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