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小学生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研究从学生“作业最让我们不幸福”的現实呼声出发,努力把握儿童的幸福观,整体、持续地重构作业系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座谈、材料分析等,发现该研究对教育性实践的培育、家校关系的更新、社区教育力的提升、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作业;综合创生;融合共生;新世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研究从学生“作业最让我们不幸福”的現实呼声出发,努力把握儿童的幸福观,整体、持续地重构作业系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座谈、材料分析等,发现该研究对教育性实践的培育、家校关系的更新、社区教育力的提升、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作业;综合创生;融合共生;新世界
【中图分类号】G420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数学游戏;可能性;摸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60-03 【作者简介】张冬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210000),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删除了可能性的教学要求,同时在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中结果发生
【摘要】儿童水墨以文化回归的使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以水和墨的自然融合映射儿童的内心。这种文化回归不是复制古人的“脱俗思想”,而是吸纳传统的“文化因子”,为儿童的心灵注入“清泉”,用水墨表现童趣、用精神浸染童心、用文化浸润童年。为此,我们需要紧密关联区域文化,选择利用与儿童相适的水墨素材与方法,寻找“形式美”背后的“文化美”,彰显儿童水墨画教学的儿童味与文化味。 【关键词】儿童水墨;本域文化;素材
【关键词】优质均衡发展;办学标准;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2-0012-05 江苏基础教育在“十二五”期间践行“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江苏精神,一路风雨一路歌,进入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领先发展的新常态。2013年专报信息《江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获刘延东副总理批示:“江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做法
【摘 要】提升阅读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使命。阅读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创设情境“一站到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驱力;用“阅读地图”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思维力;跨课程阅读,与其他课程相整合,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究力;班会对话,让阅读指向生活,打造学生的创生力。多元引领,让阅读更有价值,更有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儿童阅读;思维力;创生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摘 要】从“样本阅读”到“全息阅读”,就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范式的变革思考。如何从海量的数据阅读中发现并建构知识,寻找隐藏在大数据中的范式、趋势和相关性,揭示语文学习的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可能的教育应用前景,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拥有非常好的数据洞察力和文化选择力。 【关键词】大数据;样本阅读;全息阅读;范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儿童问学课堂”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这一探索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追求和教学特质,它试图从课堂教学的内在结构着手解决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动力源、探究性等一系列问题,并着力于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这项改革尚在探索初期,还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儿童问学课堂;问题意识;思维发展
主持人语 处于生涯中期的校长是学校领导者队伍的中坚。从数量上看,他/她们是校长队伍的主要部分;从精力、能力等方面看,他/她们也是校长队伍的核心力量。同时,生涯中期的校长也有其独特的问题或困境。识别、分析与应对这些问题或困境,不仅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生涯阶段校长的发展指导工作有着积极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从“生涯阶段”“代际”的角度,深化对校长调动、更替等队伍整体建设工作的理解。本期话题的三篇文章
【摘 要】校本教研既要注重自下而上的草根式研究,也要注重自上而下的主题引领,当然更需要两者的相互融合。基于“只有课程标准”的校本教研是这两者结合的一种范式,它所追求的是为了所有学生、基于课程标准以及展示教育想象,它的特征包括倡导问题的相互生成、基于任务的教学假设、走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与构建自我完善的评价。基于这样的内涵和特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实践,即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研究主题、基于学生视角研
【关键词】寓言教学;以言明理;循言生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9-0070-03 胡军老师执教的《伊索寓言》一课,教学视角独特、精巧厚实,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亮点频出,真正做到了立足寓言文体特征,回归语言教学特质。在此,笔者就本堂课“以言明理”的板块式教学设计和“循言生智”的阶梯式任务设置两大特色进行细致分析,以求從其教学设计
【摘 要】“多模态教学”是指运用听觉、视角、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文字、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学习,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路径。多模态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充分活化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立体的集成状态,并逐渐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集成思维”。 【关键词】多模态;集成思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