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he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倾听”不仅是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重中之重,更是生活中语言交际的基础,倾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言行举止,交际能力,生活质量,是一个人人文素养养成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浅议;语文;教学;“听”的落实
  在实际教学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去培养:
  一、 课内精引导——立足课堂、精心设计、创新指引。
  课堂上,我一般从“帮扶、问答、探讨、交流总结”这几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地指引培养。
  低年级小朋友刚踏入学校,什么都是新的开始,对于空洞的讲解不会感兴趣,也不会注意力集中地去认真听。口语交际更是这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精心设计了。首先,课前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去亲自实践理解,然后课堂上老师一边引领,一边用提问表演的方式扶着走,共同去完成。比如我在教学《打电话》口语交际时,课前我会给学生布置任务,怎样回家倾听家长打电话,然后自己和家长互动打电话,第二天来学校再和老师同学们互相打电话聊天,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了,都愿意积极去做。课堂上,当同学们倾听完我和一位同学的愉快打电话聊天表演后,都迫不及待地两两开始打起了电话,此起彼伏,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课后当我问同学们你最喜欢和谁打电话呀,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于是我马上引导让大家选择一位最喜欢的,把两人打电话时聊天的内容详细写下来,怎么聊的就怎么写,哈哈,没想到孩子们马上异口同声地说“没问题”!结果呈现上来的内容丰富多彩令我咋舌!这种帮扶问答式的教学既培养了孩子们积极地倾听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完整的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了孩子们浓浓的学习兴趣。像这类型的口语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我该怎么办》《你能帮妈妈做什么》等都很适用。
  到了中、高年级,孩子们的傾听能力有所提高,这时我们教师无论是在讲读课文还是在口语交际中,更多方面是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小学生该不该看电视》和《小学生过生日该不该请客送礼物》就举行了正反两方面辩论会。课前我先抓阄分成正反两拨人马,然后要求同学们各自查阅资料,采访、搜集整理资料等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两拨人马争辩不休,有理有据,据理力争,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明明白白,分析得清清楚楚;赞同不赞同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写,无论哪一方观点,写的都是有血有肉,这都是缘于“倾听”的魅力;课后再让同学们把辩论的过程变成文字就轻而易举了,而且内容令我惊叹!
  再比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一开始让孩子们在《青藏高原》的歌声中观看、倾听修筑青藏铁路惊心动魄的经过,利用朗读去“倾听”帝国主义的蛮横无理,去体会詹天佑的临危受命;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感动去“倾听”詹天佑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的壮志豪情;通过交流、探讨、表演、梳理“倾听”詹天佑“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不朽智慧;通过指导朗读,抒发感想“倾听”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课堂气氛异常地热烈。“倾听”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智慧!
  所以,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立足课题、精心设计、有创新地去指引,倾听、辩论、叙述就能淋漓尽致。
  二、 课外广点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聆听。
  课内我们要用心倾听,课外更要随心地去聆听。比如,下课我会经常组织孩子们玩一些游戏,“老鹰抓小鸡”、“拉拉跳绳”、“丢手绢”、“手拉手词语接龙”等;课外,我也会利用星期天邀请孩子们一起到公园拍照片,到广场去跳广场舞,到图书馆去看书,或者推荐同学们去看哪些电视节目等,我们可以常常有意无意地去点拨或者给孩子们创造环境去聆听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聆听人们心灵的喜怒哀乐,聆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聆听信息时代的英姿飒爽……要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世界上的一切,为更好地促进课堂上的倾听去储备资源,增长知识,从而快速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三、 平时多关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听”每个人在无意或有意中都会去做的,作为老师,我们在平时要多关注孩子交流时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倾听”能力的变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夸张地赞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时候我还会故意地接近孩子们去聊天,更有时我会津津有味地给孩子们讲我小时候的有趣经历,当我被围得水泄不通,满头大汗时;当孩子们用满怀崇拜的眼神看着我不断地发出惊叹时;当教室里爆发出一浪接一浪的欢声笑语时,我培养孩子们“倾听”的能力已经浑然天成……真的!他们的点点滴滴表现,我们尽可能地多去关注,一句两句不经意的赞许,就是孩子们莫大的鼓舞,在我们的关注下让孩子们变得更加想去听,会去听,多去听,听得有心,听得用心,听得开心,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内高效的听。因此,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要从平时的一举一动中培养,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只要尽力去做,真正让孩子们在“倾听”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去学会更好的“倾听”。而我们老师的教育就像春天的及时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邵竞茹.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机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193.
  作者简介:周丽霞,山西省朔州市,山西朔州怀仁城镇第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小学劳技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解决,采用科学的解决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以小学教材中“简单电路”一课题在课堂中的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分析、访谈,对劳技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小
摘 要:要把语文教得实而不死,实而能活,就得与时俱进,灵活施教,让学生学得愉快。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得“活”起来,必须明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闭门造车,关门教书那永远是不可能把学生教“活”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如此叮嘱老师们。作为教师,自己就应善于学习,不断从书籍中汲取思想和力量,因为只有自己“活”了,才可
摘 要:本文在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理论基础下,通过对李清照《声声慢》叠词部分三种译文,即许渊冲、林语堂、刘若愚译本的分析,总结出叠词英译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三美原则;许渊冲;李清照;《声声慢》  一、 引言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更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它涉及的个人情感、国家兴衰甚至是时代变迁都让人为之着迷。国外研究学者通过对中国著名的古典诗词作品研究来了解中国的历史、风俗、文学等。可见,
摘要:“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为我园市级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包括三个研究内容,其中一点便是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本文将传统学习品质定义与美国学习品质关键词结合,利用教学实际经验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兴趣;方法;习惯;好奇心;坚持性;自主性;创造性  电子白板在我园已经普及了近八年的时间,目前每班配有54寸液晶触摸电视,为电子白板的课题研究作出了强大的铺垫。艺术教育在我园划分为音
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2016版)明确提出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能够识别各种科学问题、各种技术问题,能够调动思维进行理性思考,参与讨论和辩论等。而在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及思维途径,以便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实践表明,将思维
摘要:靖,较聪明,调皮,不爱学习,通过老师的耐心疏导、启发、教育,树立自信、自尊。  关键词:自卑;焦虑;恐惧;沟通;疏导  个案内容  靖,较聪明,小学时成绩不错,但较调皮,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怕吃苦,作业马虎,甚至有抄袭或不交作业的现象,成绩的不理想使他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不自信,上课提不起精神,无精打采。  长期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不能看到靖一天天地消沉,如果不及时纠正,他就会越走越远,后果不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不断拓展学生眼界,促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妥善处理课文内容,深入挖掘课本的活动主题,给予学生主动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策略  一、 引言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综合性学习给予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
摘要: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强调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高校是对我国大学生开展法治意识教育主要场所,通过法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优秀的法律素养,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然而,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常常忽略法治教育,即便是存在法治教育体系,但在各种实践过程中,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存在诸多阻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摘 要:针对《传统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和独立学院该门课程实训环节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在课程的实训环节引入多元方法组合的模式,提出了采用“作”“绘”“配”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新模式展开课程实训指导的观点,并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主要作用、具体做法和相互关系。  关键词: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独立学院;实训环节;多元方法组合  一、 课程特点及实训环节要求  在《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
考核的形式、标准及其启示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编号为2015SJB591。  摘要:训导制作为民国时期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首创。因此研究民国时期大学生训导考核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民国时期高校训导制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深化民国时期大学生管理的研究内容。所以,研究民国时期大学生训导考核的标准有其历史及现实意义。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