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为、环境、情境的证据关系

来源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据材料是案件信息的载体,可用之推测案犯的行为活动,激活静态材料。在证据动态化中,其会表现出证明案件事实的属性。案发周围的材料,借助取证活动都可能形成物证、人证、书证、监控视频等环境证据。这些材料一般多是孤证,需要借助能动之力进行整合,才能重现案件的具体情境。犯罪行为与之结合,就会形成情境证据。而情境材料仍有待证性,需要组织到证据体系中,才能认定犯罪人及其行为方式,从而使之表现出更大的证明力。
其他文献
课程资源,在<课程纲要>试行本中有两种概念,广义上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上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资源是指广义上的.对于课程资源的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年多来,全国污染减排工作在党中央,国
同等条件是优先购买权行使的重要条件,同等条件的确定关系到优先购买权人能否主张优先购买权。但目前无论是在法律规范上还是理论上,对于同等条件的确定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