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之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来源 :河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罗泰戈拉篇》对话录中,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置于挑战者和反驳者的角色上,在与普罗泰戈拉针锋相对时,先是有些生气和厌倦,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复归于友好和融洽的激辨过程中,呈现了他们在美德思想、教育途径、政治哲学认知途径、国家观念、政体思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差异,解析这些观念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矛盾,权益冲突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冲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系统梳理旅游发展冲突,探索冲突间关系和特征,明确冲突根源有助于丰富对旅游社会冲突的了解,促进冲突治理,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于福建土楼旅游发展权益冲突,探索了权益冲突演化,并通过梳理冲突根源,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旅游发展协同模式。研究基于2个月的田野调查,选取初溪土楼群
中国的诗歌发展,就是诗人对"诗情"的内涵与边界不断"试错"和"探底"的写作尝试。虽然历代文人对于"诗歌应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一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自觉,但从流传下来的歌谣和诗歌作品
近年来,上海推行慢行交通的“白皮书”,北京建设自行车专用道,重庆规划“一环、五横、十二纵”的山城步道系统等,这些城市的纷纷举措,让慢行交通以新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城市交通中。但山地城市由于其地形和特殊的交通结构,慢行交通建设的脚步迟缓。山地城市急需适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慢行交通系统,以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先从山地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出发,对山地城市和慢行交通两个概念及各自的特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