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评价,润泽的课堂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的字如一个人的“门面”,可以表现人的性格气质、学识修养。一手好字,总能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赞;而每当看到歪歪扭扭的字,顿觉交流受阻。本文主要谈从低年级抓写字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练就扎实的写字技能,写出一手赏心悦目的汉字来。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水平;提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强调写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写字教学的评价犹如动力和杠杆,指引着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充分展示着汉字的形体魅力,而且年级越低,评价功能越大。
  一、评价要及时,满足学生的期待
  及时的评价犹如矫正器,能不断督促学生朝最理想的期望方向发展。因此,近年来,许多学校都格外重视学生写字成绩的评价,期末素质报告单中就单列一项写字成绩。然而,作为老师,对学生写字成绩的评价却不能只等到期末,不能只停留在期末成绩的评价上,否则就“鞭长莫及”了。应该时时处处对学生的写字结果做出评价,及时引导学生明白字除写“正确”外,还要注意“工整、整洁、美观”。
  其实,学生的写字贯穿于每一科、每一项学业学习中,可以说,师生的交流有一半来自书写。学生写字无时不在,老师的评价也就无处不在。如果老师对学生所写的字不能做出及时的评价,那么学生的书写容易出现随心所欲、字迹潦草的现象。因此,对学生的任何一样写字作业,老师都要重视,及时做出反馈评价,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低段的《课堂作业本》与课本中的识字紧密结合,可以在课堂中配套使用,每一课生字要从字的笔画笔顺、折笔顿笔、间架结构等指导与要求学生规范地书写,下课前面批完成。在面批交流中让学生了解自己书写的快与慢,优点与不足,起到个别指导的作用。如在学生写得漂亮的字旁打个小小的“★”;不够美的手把手合作写一个,以示榜样。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专供描摹和临帖用的《写字本》中要求写的字按笔画或部首归类,较有系统性,再加上有“小博士”的技法指导,便于学生掌握书写秘诀,找准精要之处。如:“在写短横和长横这两个笔画时,既要区分它们的长短,又要注意行笔平稳,不要抖动。短横要写得左低右高;长横要写得略呈弧势。”因此,借助《写字本》,让学生在“小博士”的指点下精工细描,再加上课堂中教师的巡回指导、随机批改,在对比感受中,能很快让学生找到书写秘诀。另外,在练习测试中或加或减几分,或写一句欣赏、鼓励的话更让学生明白,漂亮工整的字令人欣赏,丑陋歪斜的字令人讨厌,所以,一提笔就要注意给字一个美丽的外形。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以后每每下笔,笔尖流淌出的每个字定会令人身心愉悦!
  二、评价多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
  学生写字能否写得漂亮,用压分的方法是不够的。除评价细致、形象外,还要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同自己上一次书写相比,有进步就好,用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笔者班上曾有一个男孩,发现他后半学期写字成绩提高很快,后从其家长处得知转折点就缘于一次得“棒”经历。家长告诉笔者:“因为一次作业,老师给他打了个‘棒’,以后写字他都跟这次比,认为写得不好的便会主动擦掉重写。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争取次次得‘棒’……”很欣慰这种鼓励为主的方法显现了实效。是的,如果说学生是一棵棵幼苗,那么老师的鼓励性评价就是春雨,没有春雨的及时滋润,一定不会有幼苗的茁壮成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空洞的说教是乏味的。因此老师还可以定期将学生的写字作品张贴在教室“露一手”栏目中,署上学生姓名,供学生评价、模仿。有时,通报一下今日得“棒”同学的名单,向他们祝贺;有时,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书写漂亮的字,在一片“哇”声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暗暗下决心“我也能写得这么漂亮”!
  低段孩子喜欢红星、红花之类的,而且年级越低越看得重。我们还可以和学生约定,一本作业本中累计有10个“优★”,就能换一本带“奖”字的本子。当然,有些孩子努力了,但总和别人有差距,得不了“优★”,所以还可以特别约定:“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赛!与自己比,努力了、进步了,老师照样奖励小星星。”这样,每次发下数“优★”便成了课堂中的风景线,有的还迫不及待地宣布:“我马上可以奖本子喽!”
  三、评价有差异,掌握写字的技巧
  语文学科每本作业本都是写字训练的好阵地,只有把握住每一个阵地,才能获得丰收。低年级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通常主要用好《课堂作业本》和《写字本》,但不同本子,评价要求不一。
  《课堂作业本》要求在课堂中完成,下课前批阅。因为是面批,所以允许学生有改正的机会。一次批阅后对不满意的、没打上“★”的字可擦掉再写,只要学生愿意,可以一直改写到打上“★”为止。当然为了使书写整洁,要提醒学生尽量少擦,擦模糊了,就没得“★”的希望了。等有了一定数量的小“★”,作业才有机会得“优★”。
  《写字本》由于书写技巧指导较多,学生需要细细琢磨,因此课堂上的书写不规定数量(通常只要完成一课作业的一半就算保量了),把重点放在字的“质”上。批改一般只考虑“质”,也在写得好的字上打小“★”,但写字总评等级较多:“优★★★棒、优★★、优★”,“良”就是不太满意的等级了。“优★★★棒”最好,每本本子累计有10个“棒”也可得到一本带“奖”字的本子。只要愿努力,一学期学生通常可得到好几本带“奖”字的本子呢,这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指点与评价中细细体味汉字的形体美、运笔方法与书写技巧,也便拥有了把字“写漂亮”的底气了!
  四、评价多元化,激发最大的潜能
  写字的评价者大多是老师,但也要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利和能力。所以写字的评价者,除了老师,还可以是学生,甚至是家长。一是教学生自评。自己认为挺满意的字可学老师的样,在字下打个小“★”;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字可以再改写一下。这就要求老师平时范写也要精益求精,为学生树立榜样:“看看老师写的这个字,哪里再改进一下更漂亮?”“这个字一横写砸了,老师吸取教训,重新写一个……”二是教学生互评。用实物投影仪投出学生的写字作业,说说哪几个字写得漂亮,哪几个不够漂亮,哪里需要改正,只有找出了不美的症结才能创造美。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得到带“奖”字的本子时异常开心,总想让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我们可以将每次得“棒”同学的名单以“喜报”的形式贴在教室门上,并注明已得到的“棒”的数量,写上日期。这样,当天写字谁漂亮,一目了然;班中学生的写字成绩也一清二楚了。數“棒”便会成为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有家长告诉笔者,孩子哪次写字作业没得“棒”便会难过得要命。因为写字得“棒”的“喜报”是贴在班级醒目位置上的,再加上低段家长来校次数较多,一抬头便能看见自己孩子的写字成绩。这无形之中让家长们也自觉加入到写字评价者的行列。在笔者班级,家庭作业字迹潦草的现象几乎不存在,因为在家也有评价老师——家长的督促与指导呀,家长也希望“喜报”中次次都有自己孩子的名字!期末结束评定写字成绩的时候,我们只需数数展示得“棒”的数量,最真实、最科学的写字成绩便呈现在眼前。再按得“棒”数评比出班级“十大写字明星”,颁发奖状,并利用校讯通发短信给家长,孩子能乐上一阵,写字的兴趣也浓浓的!
  也许因为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越来越重视了,所以班中书写漂亮者也越来越多了。但与其说学生那手漂亮的字是练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评”出来的。的确,在写字评价中也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久而久之,每个孩子都能练就一手好字。
  参考文献
  [1]黄志华.课堂穿插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作文需要从生活的源头开始,促进学生乐于表达,以生活的真实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本文从“体验多彩生活,积累真实材料;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指导习作练习,抒写生活本真”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寻找生活的写作素材,归纳积累素材的方法以及运用于写作的技巧,以此抒写自我、畅享写作本真。  【关键词】生活;本真;体验;积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有着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独特美感,同时它在高考中的占比又一直比较稳定,因此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在新阶段的语文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渐渐意识到了古诗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这一情况。因此,本文就对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以《将进酒》为例为教师深入探讨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对策;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近些年的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初中生语文写作的核心素养可划归为灵性与理性两大类,其中灵性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潜力,理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写作技能,只有将两者结合,方能形成写作的核心素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以培养“理性”、激发“灵性”为主旨,围绕四个培养路径的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核心素养;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严格来说,写作核心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体
【摘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小学教育无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基。古人云:“无基而不坚也”。在新世纪、新时期里,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要让学生做时代的弄潮儿,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离不开小学教育这个基础,摒弃此基础而言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就好比“无源之泉,无本之木”。小学毕业班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小结,是升入初中的一个“开端”,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  【关键词】小学教育;乐中求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绚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为我们提供了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中国古典诗歌自古以来就具有“诗情合一”的特点,将语言、意境与思想情感统一结合起来。正是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不仅孕育着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文
【摘要】目前语文课中古诗教学的普遍缺陷是习惯于用对待一般文章的方法,对古诗做刻板的结构和语言的分析,这样古代优秀诗篇中完整的艺术形象往往被分割成几块僵死的“预制板”式的部件。  【关键词】古诗;情境;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除了内容美,还有形式美。古诗的形式美是由它的语言、韵律、节奏以及诗篇的句式结构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使语文教学变得异彩纷呈、绘声绘色。把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入国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与国学经典整合于一体,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摒弃假的、恶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化但是具有较高实效性的图像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重的应用让关键词和图像建立有效的记忆连接,促使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形成平衡的发展。教师通过让学生写图文并茂的作文,不仅能够对所学的文字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更高的审美能力。所以,本文对思维导图进行概念分析的同时,探究如何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写图文并茂的作文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
【摘要】“东野圭吾”在最近几年内呈现愈加火热的趋势,不少高中生以阅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为潮流。针对这一现象,面向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高一至高二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其受到高中生群体的热捧背后原因,对高中生造成了哪些影响,并在“热捧”背后又应当注意和避免什么,提出合理的建议。调查发现半数以上高中生因东野圭吾小说的情节辗转和人性刻画深刻、突出人性和社会矛盾而喜爱阅读其小说。同时应当注意的是,要引领高中生正